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衡门集

衡门集

十五卷。明郑履淳(约1578前后在世),编,其子郑心材(约1590前后在世)续成。郑履淳,字叔初,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郑心材,字敬仲,号思泉。生卒年不详。官至应天府治中。本书是郑履淳以其父刑部尚书郑晓所喜读古人诗文,又近于闲适旷达者汇次成集,分体排纂。计诗十一卷,文四卷。文以摘录史传居多。每篇之首皆不题作者姓名,殊无体例。最早刊于隆庆三年己巳(1569年),尚多阙略。至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年),郑心材方补辑为此本。其曰“衡门集”,是言其非台阁之书,不为世俗所好。是书收入《四库全书》。及《郑端简公全集》

猜你喜欢

  • 易经解注传义辨正

    四十四卷。清彭申甫撰。此书自汉至清凡名家注皆采入。如李氏集解、王弼注、孔氏正义、程传、朱子本义等。至清代只取李光地、王夫之,间及顾炎武、王引之等说。并包群书,荟萃古注,可谓至详至备。其辩正部分则偏重义

  • 奕载堂古玉图录

    一卷。清瞿中溶编撰。瞿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此书原稿藏于丁氏“八千卷楼”,徐乃昌录副后,由瑞安陈准刻印出版。书虽称图录,而实际上只有一部分图谱,而多为考释。书中著录古玉五十器,上起周秦,下及隋唐。

  • 唐诗鼓吹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据赵孟頫序称,为金元好问所编,其门人中书左丞郝天挺注。但据清人陆贻典考证,郝天挺既非元好问之门人,亦非中书左丞;二则王士祯在《池北偶谈》又提出金元间有两天挺之说,以陆贻典之考为失

  • 典籍便览

    八卷。明范泓(生卒年不详)撰。范泓字本涵,婺源(今属安徽)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经世、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人类、物类十部。每部又各分子目。所采辑故实,较为繁杂。

  • 湖上

    连天芳草晚萋萋,蝶躞花边马不嘶。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 吕忠穆公遗事

    一卷。作者不详。记宋吕颐浩事迹。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谥忠穆,高宗朝宰相。本书每条必曰“公于某事”云云。当为其后人所述。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

  • 元羽外编

    四十六卷,明张大龄撰。张大龄,眉州(今四川眉县)人,生平不详。《元羽外编》共有《史论》四卷,《说史俊言》十八卷,《晋十六国指掌》六卷,《唐藩镇指掌》六卷,《随笔》八卷,《支离漫语》四卷。其中《史论》共

  • 诸史拾遗

    五卷,清钱大昕撰。作者详见前条。此书也是在《廿二史考异》刊成后,续有所得编成,共五卷,《三国志》、《晋书》为一卷,《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南史》、《北史》、《唐书》为一卷

  • 吴氏诗话

    二卷。宋吴氏撰。吴氏为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核其文,即摘自吴子良《林下偶谈》中论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顾氏文房小说

    四十种,四十七卷。明顾元庆(详见史部《云林遗事》)编。丛书共收书四十种,主要有晋崔豹撰《古今注》三卷、唐牛僧孺撰《周秦行纪》、唐谷神子撰《博异志》、宋乐史撰《杨太真外传》二卷、唐李浚撰《松窗杂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