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蜀水考

蜀水考

四卷。陈登龙撰。陈登龙,字寿明,号秋坪,其先金陵人也,明季始迁闽中。登龙七岁而孤,母黄氏食贫,以剪采为生。登龙勤苦力学,博涉典籍,为文宏富,尤长于诗古文辞,旁及琴棋书画。年二十六,补县诸生。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于乡。后试用知县,署天全州,即前大金川地。登龙官蜀中有年,著有《理堂志略》、《出寒录》、《天全闻见记》诸书。《蜀水考》清泉精舍校刻本。共四卷,此书综述全川之水。其以岷江为经,众水为纬。网罗载籍,剪裁熔铸,溯源析流,一以贯之,此书征引宏富。疆域沿革,名称方位,今昔虽殊,皆有考证。然疆域、沿革、名称、方位历代不同,未能一一注明,后经朱锡谷、陈一津分段诠疏,重为补注,使此书趋于完整翔实。有道光五年(1825)金堂官署刻本、光绪六年(1880)成都试院刻本和1985年巴蜀书社出版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林全子集

    四十卷。明林兆恩(生卒年不详)撰。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又号子谷子,又称三教先生,莆田(属福建省)人。兆恩博学有文采,能以艮背之法治病。生平立说,欲合三教为一。著有《林全子集》等。此书是林兆恩的门人涂

  • 夏津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方学成修,梁大鲲纂。方学成,字武工,江南旌德人,举人。雍正八年(1730)任夏津县知县。梁大鲲,邑人,进士。夏津县志创修于明。然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后,未再续修。方学成任县令

  • 兵书接要

    一卷。三国曹操(155-220)撰,清王仁俊(1866-1913)辑。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为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史传称其“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

  • 荣昌县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

  • 身理

    见《身理启蒙》。

  • 中庸解

    ① 一卷。清任大任撰。大任字钧衡,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不录经文,只标明节次,分段诠释经文,多采用先儒旧说。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论语谶》)编辑。是书搜采多僻,与所辑《大

  • 珍珠船

    四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杂采小说家言,凑集成编,共四卷。书中所引,概不著所出,只是在卷一中标有《笔谈》、杂录,以及“以上寺塔记”。卷四中标有《因话录》、赵璘等字样,余皆不标明出处

  • 卢公遗事

    一卷。明许德士(见《戎车日记》)撰。作者撰《戎车日记》,专记卢象升死事大节。该书则专录象升遗事。卢象升,明朝江苏宜兴人,字建斗,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一年(1637年),援救

  • 田叔乐集

    十二卷。明田汝成撰。生卒年不详。汝成生评详见《炎徼纪闻》四卷辞目。全稿本名《豫阳集》,亦名《杨园集》。此集是汝成晚年令其子艺蘅所编,凡诗文三百六十九首。五十以后所作均不在此。汝成归田后,盘桓湖山、搜剔

  • 乐记

    一卷。汉刘向校定,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书久已失传,唯《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又云: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中山王禹,禹成帝时数言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