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老子化胡经残存

老子化胡经残存

二卷。唐佚名撰。关于老子化胡的传说,始于汉魏之际,晋以后又逐渐形成定论,特别是《老子西升经》等书的出现和传播,更使人相信有老子西去过关化胡之说。释道两家,各自出于不同的目的,也都承认此说,但两家所述不同,释教称老子为佛弟子,道教称佛主释迦牟尼为老子弟子,其说皆不足信。所谓老子作《化胡经》之说,都是后人依托。据南朝齐梁时僧祐《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都言及帛法祖(帛远)与道士王浮辩论之事,并说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证谤佛法。又据僧佑《弘明集》,也常称引《化胡经》之说。隋代《众经目录》卷二,始著录《正化内外经》二卷,其注称“一作《老子化胡经》”。由此知隋以前有《老子化胡经》传本,为二卷。唐以后经录相承继而不变,元以后失传。清代有一名叫伯希和的法国人来中国,从敦煌石室中得《老子化胡经残卷》二卷,罗振玉据此书印入《敦煌石室遗书》中,于是使千年之佚的古籍得以重新面世。据隋以前经目所载《化胡经》为二卷,而此残存之书为卷一、卷十,说明此书当为十卷,与宋以后中国国内所得《化胡经》及日本藤原佐世《见在书目》所载相合,而与隋以前所记不符,说明此书非王浮所撰原书。据今本所述老子化胡所到有大食、天竺等四十余国,而这些国家多为隋唐以后始通中国,所以后世学者疑“残卷”本为增益王浮之书而成。又据佛教所传老子化胡之事与今本所记多不相符,佛教所传老子化胡为佛弟子,而今本无此说,所以学者认定此书可能是隋唐道家相传旧本。又据今残本《老子化胡经》卷一标题为《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其卷十标题为《老子化胡经玄口》第十。又据法国人伯希和所拿的敦煌目录三四〇四号还有《老子化胡经受道卷》第八,因而学者推知此为原书十卷本所含,又推知十卷本可能是每卷另有标题,而所谓《老子西升经》则是此书的第一卷。据学者考证,法国巴黎藏本卷首魏明帝序中有许多字残缺,而英国人斯坦因所得敦煌卷子中也有《老子化胡经》卷一,其序文可补巴黎藏本之缺。现存《道藏》中所载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五引《魏明帝制老子化胡经赞文》也是此书序,可与之合校。以上种种,说明《老子化胡经残卷》,为唐代道流所为。此书重出,深受尊崇老子化胡说者之推重,因而引起了研究中国佛道论争史的学者们之关注,使沉默已久的一大历史公案,也重上论坛。现存《敦煌石室遗书》本。

猜你喜欢

  • 南园后五子诗集

    二十八卷。清陈文藻等编。陈文藻里籍及生卒不详。此集所收“南园后五子”——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等五人之诗,凡二十八卷。其中,欧大任诗六卷、梁有誉诗五卷,吴旦诗四卷,黎民

  • 滋阳县志

    ①四卷。清李溁修,仲弘道等纂。李溁字禹门,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滋阳县知县。仲弘道字开一,浙江桐乡人,曾任峄县知县。按滋阳即古兖州,从前无志,明嘉靖四十四年知县李之茂始创修

  • 槐亭漫录

    无卷数。明严尧黻(生卒年不详)撰。严尧黻,字汝仪,号槐亭,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官房县主簿。此书无卷数,共十一篇,即:明元、太极、天文、地理、时令、人物、性命、鬼神、文史、杂著、拒邪。前有明嘉靖二

  • 上医本草

    四卷。明赵南星(生卒年不详)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今河北柏乡北)人。万历甲戌(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明代名臣。此书成于泰昌元年(1620)。作者自序言:曾久病数年,至不能用药,于

  • 敝帚草

    二卷。明杜开美(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开美,字袁度,上海人,生卒年均不详。万历年间授中书舍人,因母老乞归。著有《敝帚草》。题序前有陆维埏所作序文,称“开美曾辑其诗为《豹裘远游》刊行于世,余稿数千言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

  • 锦里耆旧传

    四卷。一名《成都理乱记》。宋句延庆撰。句延庆,字昌裔,籍贯不详,曾任荣州应灵县令。《锦里耆旧传》记载王氏,孟氏占据蜀地之事。《宋史·艺文志》记此书共八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记载:“开宝三年,秘书丞刘蔚

  • 落颿楼初稿

    四卷。清沈垚(1798-1840)撰。沈垚字敦三,号子敦,浙江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早年习说文、音韵、名物、训诂,后提倡经世之学,致力于史地研究,以优贡生赴京,代人撰书为生,与徐松、张穆友好,好讥

  • 说文谐声谱

    九卷。清张成孙(生卒年不详)撰。成孙字彦惟,武进(今属江苏)人,张惠言之子。是书本惠言手创,书未成而惠言卒,成孙承其父业补撰而成。参见《谐声谱》。原书五十卷,今本九卷,乃是由龙启瑞所节录者。启瑞子继栋

  • 文选双字类要

    三卷。旧本题宋苏易简(958-996)撰。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属四川)人。少聪敏好学,风度奇秀。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宋太宗临轩复试,苏易简所试三千余言,为所赞赏。累官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以礼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