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三卷。元李道谦(1219-1296)撰,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 一卷。元朱象先(生卒年不详)编撰。李道谦,全真道士,字和甫,号天乐道人,赐号玄明文靖长乐真人,夷山(今属河南开封)人,二十四岁时拜全真道士于志道为师,深受器重,居于终南山重阳宫五十余年,提点陕西、四川、等地道教。撰有《七真年谱》、《甘水仙源录》、《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筠溪集》等。朱象先,号一虚子,元道士,传说于至元己卯年(1279),朱象先曾往礼终南全真祖庭,至楼观台,据北周精思法师韦节撰、唐尹文操所续的《楼观先师传》(即《楼观先师内传》已亡佚),节录而编《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一卷、《古楼观紫云衍庆集》三卷。传说终南山楼观为尹喜故居,老子曾在楼观台讲述《道德经》,所以道士李道谦称祖庭,朱象先称说经台。李道谦所撰《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先述白玉蟾遇仙人经过及出家与王重阳、李灵阳三人结茅为庵同处于刘蒋村数年,“心地圆通,大得其妙”,又及白玉蟾预知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皆为全真弟子)四仙前来等事,再述李灵阳等全真教三十七人传记。其书所述,虽未免荒诞之语,然其所记全真教诸人事迹颇详,为后世研究全真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史料。书后所附朱象先《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是朱象先据《楼观先师传》节录尹轨、杜冲、王子年、梁谌、梁筌等三十人,又增入关尹喜、尹文操、尹志平、李志柔、韦节等五人;共三十五人,各为一小传,传后各作一赞而成。书中所记有汉以前人物事迹,多出于神仙传记或传说,今多已鲜见,也实为研究道教史的重要史料。此书《道藏》本后,接有朱象先《古楼观紫云衍庆集》,其内叙述古楼观的由来及历朝修建改名等事,述及关尹子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故名楼观之说。此书内容与《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的内容很有关联,所以《道藏》本将此书紧列于《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之后。《四库提要》所据之本未及此书实是遗憾。现存明《道藏》本、《重刊道藏辑要》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说文二徐笺异

    二十八卷。清田吴炤(生卒年不详)撰。吴炤又名潜,字伏侯,号潜山,江陵(今属湖北)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肄业于两湖书院,转年游学日本。自序此书云:“窃以二徐异从,各有所本,亦各有所见。诸书所引,或

  • 孝经征文

    一卷。清丁晏(详见《孝经述注》)撰。是书博采孝经本文散见于古籍者,言孝经者,有《吕氏春秋》、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司马迁《史记》、刘向《说苑》、桓宽《盐铁论》、班固《汉书》、王符《潜夫论》

  • 字学津梁

    不分卷。清傅起儒(生卒年不详)撰。起儒字汝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有四帙:其一为历代名论,如六义、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永字八法、萧何蔡邕《笔法》,卫夫人《

  • 晴川蟹录

    四卷。后录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晴川蟹录》是一部记载蟹品以及关于蟹的诗文、故事的书。全书分为四门:分别是谱录、事录、文录、诗录。《后录》也分为四门:分别为事典、赋咏、食宪、拾遗。两书

  • 名义考

    十二卷。明周祈(生卒年不详)撰。周祈,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首有万历十二年(1584)刘如宠序,称周祈为周大夫。又有万历十一年(1583)袁昌祚重刻序,称周祈曾为民部郎,又称其从幼

  • 宸章集录

    一卷。明费宏编。费宏,字子允。铅山(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五年(1526)六月十三日世宗御平台,召费宏及大学士杨一清、石珤、贾咏入见

  •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

  • 诒晋斋巾箱帖

    十六卷。清成亲王永瑆书,钱泳刻。永瑆生平见《诒晋斋法书》。钱泳生平见《诒晋斋法书》。嘉庆十二年钱泳摹刻永瑆书四卷,名为“巾箱帖”;嘉庆十六年增刻四卷,名为“集锦帖”,嘉庆十七年三月又增刻四卷,名为“藏

  • 庐山秀峰寺志

    八卷。释超渊撰。释超渊,清朝人。庐山秀峰寺,即开元寺。南唐中主景,年少好文,游心物外,欲肄业于庐山。拓野夫献地,筑为书堂。景酬其以万金。景即位,将该书堂扩建为寺。因北有国之祥,赐名开元。清康熙四十六年

  • 周易虞氏义笺

    九卷。清曾钊撰。曾钊字敏修,又字勉士。南海人。道光拔贡,曾官钦州学正。清代张惠言曾著《周易虞氏义》,对虞翻易学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和阐发。但其中亦存在许多失误。曾氏此书即补正了张氏的疏漏,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