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碑版文广例

碑版文广例

十卷。清王芑孙撰。王芑孙,字念丰,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举人。官华亭教谕。有《渊雅堂集》等著作。书名“广例”,盖广潘昂霄、王行二书之例。因潘、王二人专崇韩、欧,王氏则要打破这个界限。碑版文字韩、欧以前就有不少,凡可效法的,不管韩、欧还是他人均取而法之;其不可法的,即使是韩、欧亦不取。他认为,以文章而言,应当取法韩、欧;若考其原始,则应当上溯到汉、魏。本书著录,自秦汉以至晚唐,已见著录的碑版,皆辑而为例。计录秦1件,汉78件、三国3件、晋4件、梁2件、北魏8件、东魏1件、北齐3件、北周1件、隋7件、唐90件,共198件。所取不仅限于坟墓碑文。如论宫馆碑文例,则取九成宫醴泉铭、万年宫铭;封禅碑文例,则取秦刻石及唐玄宗封泰山玉牒文;颂德铭功碑文例,则取大唐中兴颂、段文昌平淮西碑;游览题名文例,则取华狱颂碑题名等。传本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江元文写刻本,光绪十四年(1888)“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

  • 新旧唐书杂论

    一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年间中进士,历编修、侍讲学士之职。弘治八年(1495年)由礼部右侍郎进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正德时官至少师兼太

  • 西村集

    八卷。《附录》一卷。明史鉴(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江苏吴江人。他隐居不仕,终身布衣。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与其讨论时政,史鉴指陈利弊,王恕非常佩服其才

  • 古今类传岁时部

    四卷。董谷士、董炳文撰。董谷士,字农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董炳文,字霞山,谷士弟。兄弟二人,清前期人。书前潘耒序,交待了该书的原委。董氏兄弟本欲编纂类书,分天、地、人、物四部,名以“古今类传”。其

  • 画史会要

    五卷。明朱谋垔(生平详见《书史会要续编》)撰。朱谋垔曾续陶宗仪《书史会要》,于是联想及画,便采上古至明能画之人姓名及事迹,而作《画史会要》。书仿陶宗仪之体例,所以名也仿其而起。《书史会要》是止于元代,

  • 六十家小说

    见《清平山堂话本》。

  • 桓范论

    见《世要论》。

  • 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

    二卷。清沈淑(1698-1730)撰。淑字季和,号立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癸卯(172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著有《经玩》二十卷,《周礼翼疏》六十卷。他鉴于春秋地名复杂,于是分国抄录杜预注

  • 闾丘辩囿

    十种,十五卷。清顾嗣立编辑。顾嗣立字侠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为康熙壬辰(1712年)进士,迁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因病致仕。其人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于诗。其所居名秀野草堂,极水木亭台之胜,一时

  • 万远堂易蔡

    无卷数。明蔡鼎撰。鼎字无能,福建闽(今福州)人,诸生,曾佐孙高阳军幕,晚年注《易》,名曰《易蔡》。此书以上经为上篇,下经为下篇;又以上系为上篇,下系为下篇,次则说卦、序杂两篇,皆无注释。其于易卦上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