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经考

石经考

一卷(石经汇函本)。清顾炎武撰。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称石经有七种:“汉熹平则蔡邕,魏正始则邯郸淳,晋裴颁,唐开成中唐玄度,后蜀孙逢吉等,本朝嘉祐中杨南仲等,中兴高庙御书。”其实,石经只有六种。关于晋石经,《晋书·裴传》虽有“奏修国学刻石写经”之语,但议而未行。对石经的考证工作,是从顾氏此书开始的。其后杭世骏作《石经考异》,认为顾氏述矣而不详,详矣而不辨;瞿中溶作《汉石经考异补正》,则认为顾氏沿《隋书·经籍志》之误,对于汉石经是一体还是三体,不能确定。但今考顾氏此书,在“《隋志》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下顾氏注云:“按晋魏二书,皆云立三字石经,此独以为一字,则所谓‘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者安在邪?”这说明顾氏并非不辨,并且确知三体者为魏石经。如此,则一体者为汉石经就没有什么疑问了。又顾氏《日知录》卷二十一“五经文字”条引《晋书·卫恒传》下,顾氏注云:“《后汉书·儒林传》误三体书法为熹平所刻。”此亦一证。杭世骏又谓胡三省注《通鉴》凿指三字为魏所立似亦有理,而顾氏独不之采。但杭氏不知顾氏此考中固已明言三字石经为魏所立,并据卫恒《四体书势》,断三字石经非邯郸淳书。较杭氏之游移无定,顾氏的识见确实高出许多。杭、瞿二氏对顾氏的批评,似误于失察。

一卷。①清顾炎武撰。顾炎武,详见《求古录》条。此书考释石经七种。西晋裴頠所刻石经,后世无传。唐开元以后所刻石经,在考释上也无争议。唯有汉魏碑二种,后人争论不休。宋赵明诚作《金石录》、洪适作《隶释》,始详为核定,以一字为汉,三字为魏,虽然考证比较细致,但引证仍然不多,论者仍有所疑。顾炎武在此书中,博列众说,互相参校,发前人所未发,阐述了他的新见解。如:三字石经,他根据晋书法家卫恒的书法笔势考证,认为三字石经不是邯郸淳所书。传本有“四库全书”本。②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浙江鄞县人,史学家。康熙十七年(1678)被荐博学鸿儒,力辞不就。次年到北京,参加修撰《明史》,不署衔,不受俸,前后19年。他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和明代史事。著有《历代史表》等书。关于石经的沿革异同,唐宋以后,颇有争论。顾炎武集诸家之说,著《石经考》,在考证上有始发之功。万斯同编撰本书,书名与顾炎武同,书中也悉采顾氏之说,同时还采引吴任臣、席益、范成大、吾衍、董诸家之论,间或也阐附自己的一些见解。虽不若杭世骏《石经考异》之详辨,但比顾氏书,已为完备。顾氏书详于汉魏,而略于唐宋。万斯同则以唐宋石经,引证特详。如果合顾、万、杭三家书,参互考证,则较为详备。传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诊家枢要

    一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撰。此书专论脉诊,系作者吸取前人成果并结合自己实践体会撰成。全书共六篇,分别为脉象大旨、脉诊之道、脉象阴阳类成、妇人脉法、小儿脉法、诊家宗法。其中阴阳类成篇阐述精详,其

  • 周官学附周官辨非辨

    一卷。清沈梦兰撰。梦兰另有《周易学》,已著录。此书前有嘉庆十七年(1813)沈氏自记。是书杂引《司马法》、《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尚书大传》、《大戴礼记》诸书,牵合附会,共分《沟洫》、《

  • 清江碧嶂集

    一卷。元杜本(1276一1350)撰。本字伯景。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本读书能文,并经世致用,吴越岁饥,本上《救荒策》。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用其言,米价顿平。荐于武宗,召至京。不久,归居武夷山。文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艺风堂文集

    八卷。清缪荃孙(1844-1919)撰。缪荃孙字炎之、筱珊,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学部丞参上行走,图书馆馆长。其人尤专于金石目录之学,生平足迹半天下,搜藏及手拓碑

  • 易象管窥

    十五卷。明黄正宪撰。正宪字懋容,号广寓居士,浙江嘉兴人。其兄黄洪宪,两人都喜欢谈《易》。洪宪有《周易集说》三卷,今未见传本。正宪此书用王弼之本,所注专主于义理。为说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用

  • 东郭记传奇

    二卷。明孙仁孺(约1612年前后在世)撰。孙仁儒号峨嵋子,亦称白雪楼主,四川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清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为无名氏作。万历本封页题峨嵋子评点,卷首序文署款云“峨嵋子书于白雪楼”,末有方印

  •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

  • 格致总学启蒙

    三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在清末年间,西方学术著作大量译为汉文,许多译名尚未确定。“格致”一词广义指科学,狭义单指物理学。《格致总学启蒙》是一部科学概论的译著,全书分为三卷

  • 音调定程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此书以花甲音调与河洛卦爻衍为定程六十格,又取叶怀庭《纳书楹谱》或一二曲或六七曲为式。自谓列声律之阴阳,分别时日之宜忌,以资利用。其凡例云:俞荣宽据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