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点头

石点头

十四卷。题“天然痴叟著,墨憨斋主人评”。前有古吴龙子犹叙。墨憨斋主人、龙子犹皆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号。从叙文中得知作者字浪仙,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是席浪仙。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无法考断,当为冯梦龙的文友。该书为白话小说集,题“石点头”三字取义于东晋和尚生公在虎丘说法,使顽石点头的典故,含有“推因及果,劝人作善”之意,旨在为讽世说教而作,因而塑造了一些孝子、烈妇形象,如《王本立天涯求父》写飘泊寻父、以孝道为根本的王本立,《卢梦仙江上寻妻》赞扬尽孝守节的李妙惠,《江都市孝妇屠身》颂扬杀身卖肉换钱养婆母的孝妇宗二娘,思想内容极为陈腐。有些篇什,也比较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矛盾,如《侯官县烈女歼仇》写恶霸方六一为夺人之妻而置人死命,《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写税务官巧立名目、豪夺鲸吞,为谋财而诬陷良民为盗,害得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书中夹杂有一些色情描写。故事来源多取材于前人笔记和传奇、小说,如《本事诗》、《夷坚志》、《情史》等,也有一些当代之事的实录,均经过加工整理。该书情节完整,人物言行和心理刻画鲜明生动,在明代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有明崇祯年间叶敬池刊本,有图,1935年曾收入《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另有带月楼刊本,道光壬辰叙府竹春堂小字本,同人堂本。1895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改题《醒世第二奇书》,又题《五续今古奇观》。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删去第十一卷《江都市孝妇屠身》和第十四卷排印《潘文子契合鸳鸯冢》两篇。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用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旧纸型重印,改正了个别错字和标点,并增收冯梦龙原叙及胡士莹《〈石点头〉故事的来源和影响》一文作为附录。199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大系》(第四辑)出版弦声点校的全本,与《醉醒石》、《警寤钟》合刊。

猜你喜欢

  • 谦斋诗稿

    二卷。《补遗》一卷。清曹庭枢(1706-?)撰。曹庭枢字六芗,嘉善(今浙江嘉兴)人,卒年不详。雍正元年(1723)副榜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集中载有《午门谢颁月廪恭纪》诗。本集皆游京

  • 广蒙求

    三十七卷。明姚光祚(生卒年不详)撰。姚光禄字允昌。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十六年举人。官保定府同知。宋王逢原著有《十七史蒙求》十六卷。姚光禄因其内容尚不够详备,所以在其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分为三十七

  • 长沙县志

    ①二十八卷,首一卷。清赵文在原本,陈光诏续修。陈光诏,蕲水人,曾任长沙县知县。长沙县为各县之首,其志乘创修于康熙七年(1668),为知县胡壮生修,长沙绅士江有溶纂。其书后散失。康熙二十四年(1685)

  • 石龙庵诗草

    四卷。附刻 二卷。明徐学诗(1517-1567)撰。徐学诗字以言,别号龙川,上虞(浙江绍兴)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选郎中。以劾严嵩父子罢职。隆庆(1567)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

  • 会稽郡故书杂集

    八种,十卷。周树人(即鲁迅)编。丛书收会稽先贤遗著八种,内容多关风土人物。如三国吴谢承《会稽先贤传》一卷,所记诸人事,多史书之佚文,对《后汉书》等史书多有补正。其他著作为:晋虞预《会稽典录》二卷附《存

  • 祁县志

    ①八卷。清郭修,周继芳纂。郭字不详,河北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县)人。顺治十三年(1656)任祁县知县。政绩甚嘉。《祁县志》康熙四年(1665)刻本。全书八卷,五十二小目。分为:卷一舆地志,卷二建置志,卷

  • 毛诗通考

    三十卷。清林伯桐撰。伯桐字桐君,一字月亭,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选授德庆州学正。该书虽名《毛诗通考》,实则考郑笺异义。传笺不同,大抵申毛义,

  • 立政臆解

    一卷。清刘光蕡撰。刘光蕡治经,喜欢以古证今,只要能伸其政论,就不必求得合乎经旨。他在卷首“自序”中说:“泰西宪法精理,《尚书》二十八篇已阐之,而《立政》一篇,尤重用法,克知灼见以任人,博采庶言以为法。

  • 列异传

    三卷。三国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曹操长子,曾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太子,曹操死后为丞相。公元220年,代汉自立,国号“魏”。曹丕博学多才,《三国志》卷二《文帝纪》称他“好文学

  • 龟溪集

    十二卷。宋沈与求(1086-1137)撰。沈与求,字必先,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迁明州通判。上疏论执政,迁兵部员外郎。自劾以为言苟不当,不应得迁,乃除殿中侍御史。曾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