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三卷。题“墨憨斋新编”。墨憨斋为冯梦龙斋号,则知作者为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该书为长篇传记小说,叙明代弘治、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称阳明先生)的一生事迹。全书按时间顺序叙述,从王守仁出生开始,述及入仕,弘治十五年返故乡余姚,于四明山阳明洞筑室治学,遂自号“阳明先生”。接着重点描写的几件大事是:抗疏得罪专权太监刘瑾,下狱;镇压、招抚江西等地的农民起义多起,功勋卓著;平定江西南昌宁王谋叛的“宸濠之乱”。全书终于王守仁之死。该书以长篇写一人故事,虽为小说,但叙事基本与史实相合,与《包公案》、《海公案》那样多出传说虚构截然别一种笔法。也收录王守仁一些诗作,但不甚着意王守仁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业绩,而以其富有传奇性的政绩为叙事主要线索。尤其是平定“宸濠之乱”部分,叙述精彩:王守仁在去南昌贺宁王诞辰途中闻变,当机立断发檄调兵,指挥调度有方,十四天里就将一场可能席卷全国的争王位大乱止息于初发阶段,显示了王守仁过人胆略和强烈的责任感。总观全书,十分成功地塑造了王守仁这一忠于国家民族的封建官吏形象。同时也客观上反映出了明中叶的朝政腐败、官员贪婪无耻。如太监刘瑾专权;再如王守仁已平“宸濠之乱”而许泰、江彬、张忠等“耻于无功”,仍怂恿皇帝“御驾亲征”,而明武宗竞也欣然前去借机游观江南山水景致。尤荒唐的是明武宗竟令王守仁将已擒获的叛乱亲王朱宸濠放归鄱阳湖,待他“御驾亲擒”;而张忠、许泰又以搜捕余党为由,入南昌城索贿和劫掠。亏得王守仁以大局为念,在报捷文书中将功归于许泰、江彬、张忠等,并将擒获的叛乱首领移交,方才罢息事态。在这一故事中,明显让人看到朱明王朝政治几同儿戏。总之,该书是古代写人物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一部,亦显示了冯梦龙小说创作中一个很少为人熟知的侧面。其书原刊本国内久佚,日本有刊本流传。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有一种日本庆应纪元乙丑(1865)晚夏弘毅馆刊本,从书中文字避讳朱由检名字来看,其所据原刊本当出崇祯年间。

猜你喜欢

  • 元史节要

    十四卷。明张九韶编撰。九韶字美和,清江(今江西清江县)人,洪武十年(1377年)任国子助教,后升翰林院编修,生卒年不详。所编《元史节要》,仿元曾先之《十八史略》体例,按时间先后系事,将《元史》节要成书

  • 美人书

    见《女才子书》。

  • 西泠仙咏

    三卷。清陈文述(1777-1843)撰。作者生平见《西泠闺咏》。陈文述诗作很多,每到一地必登临山水,探访遗迹,并以诗吟咏之。多故其诗题材广泛,山川人物尽入诗中。文述因阮元启示方始作诗,故以阮元学生自谓

  • 直隶五大河源流考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考书中所载之诸事迹,知为近人所作。民国印本,共一卷。以考北运、永定、大清、子牙、南运五河为主。其所重者,在考证各河之流域及水道之变迁。所据之舆地图,皆为当时之最新版本。广征博引,所

  • 教民恒言

    一卷。清代魏裔介(见《孝经注义)撰。此书把清皇帝的《圣谕十六条》用较为浅近易懂的文字,加以诠释、解说,规劝人们忠孝节义,用以维护封建统治。有《魏贞庵遗书》本。

  • 忠宣文集

    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宋范纯仁(1027-1101)撰。范纯仁,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之子。天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皇祐元年(1049)进

  • 三正考

    二卷。清吴鼐(详见《易象约言》)撰。此书为研究《春秋》历法所作。《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至唐刘知几《史通》始提出用夏正之说。宋代大儒程颐因《论语》载有孔子“行夏之时”一语,遂提出

  • 广韵说

    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1753-1803)字得青,一字槎客,江苏嘉定(上海市嘉定县)人。嘉庆五年(1800年)贡生。曾与陈诗庭同校《说文解字》。后假馆钱大昕“孱守斋”,尽读所藏书,学益邃。所著《十

  • 读书札记

    ① 八卷。明徐问(生卒年不详)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历任广平推官、刑部主事、南京户部尚书等职。学者称养斋先生,其学以朱熹之学为宗。著有《山堂萃稿》等

  • 论语栾氏释疑

    一卷。晋栾肇撰。清马国翰辑。肇字永初太山。官至尚书郎。《隋书·经籍志》载晋栾肇撰《论语释疑》十卷、《论语驳序》二卷。现已亡佚。《经典释文·叙录》载栾肇《论语释疑》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