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灵川县志

灵川县志

四卷,清郑采宣、陈虞昭修,崔达纂。郑采宣,字载九,号华封,山西沁水县人。康熙间举人,知县。陈虞昭,广西灵川县人,举人,知县。崔达,广西灵川县人,廪膳生员。宋元以前县无专纪,明三修县志,至乾隆间两经兵燹,旧典丧失,仅存抄写遗页,康熙六十一年(1722)郑采宣任知府,下车之始,披览县志,欲考通境形势,绘图无考,欲稽民僮居止,村落不载,欲查户口赋役多寡平陂,政事文章得失兴衰,种种失漏,渺无稽凭,故屡欲修葺。雍正三年(1725),广西巡抚李馥以纂修省志,行文各州县征辑旧志送缴,便委与陈虞昭、崔达共司其事。会集通县绅士商议,考其旧篇,访搜故旧,补残续缺,郑采宣亲自校正,历两月告成,付剞劂,时雍正三年(1725)事。《灵川县志》雍正三年刻本,全书四卷,为卷一舆图志,卷二沿革志、星野志、山川志、风土志、城池志、公署志、秩官志、名行志、祀典志、水利志、兵防志、乡饮志,卷三学校志、选举志、人物志、津梁志、古迹志、物产志、方言志、纪事志,卷四祥异志、艺文,共二十四类,分为宽、信、敏、公四卷。此志门目繁碎,全无义例,记载疏略,仅粗具梗概而已。其将户口、赋役、盐政入舆图志,较为不妥。全志经济类比重太少。

猜你喜欢

  • 鶡冠子

    三卷。作者不详。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鶡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

  • 云间志

    三卷,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清嘉庆十九年(1814)华亭沈氏金陵刻本。杨潜,华亭知县。此志修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久佚。王鹤溪家有抄本,钱竹汀借抄于王鹤溪家,袁寿延复借钱氏抄本,转录以

  • 调象庵稿

    四十卷。明邹迪光撰。迪光字彦吉,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生平详见《郁仪楼集》条)。是集前有万历三十三年(1608)自序,称:“自《郁仪楼集》出后,更四载而得诗千七十六首,文一百十九首

  • 周礼序官考

    一卷。清陈大庚撰。大庚字子坚,江苏常熟人,清中叶诸生。是书末有其舅张海鹏跋。此书本沈彤《周官禄田考》而作,专就序官,为之分别条理,列举阶级人数。凡备公卿中下大夫上中下士者为乡老,居首。冢宰至司寇备卿中

  • 陆宣公翰苑集注

    二十四卷。清张佩芳(生卒年不详。)撰。张佩芳字菘圃,一字荪圃,平定(今山西平定)人,进士出身。好学深思,对经史学功力尤深。为注笃嗜不倦,引繁博考,取材宏赡。著有《陆宣公翰苑集注》。此集凡二十四卷,卷一

  • 春秋通论

    四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此书本《孟子》“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意贯穿全经,按“属辞比事”之旨分辨《春秋》孰为旧文、孰为笔削,并分类排比,共四十篇。每篇之内,又以类分章,共九十九章。其四

  • 义乌人物志

    二卷。明金江(生卒不详)撰。金江,字孔殷,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义乌人物志》成书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金江当为嘉靖前后人。该书取史传地志及诸家文集中所载义乌名人47人,各为之

  • 尚书解义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此书诠释《尚书》,仅及《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似为未竟之作。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

  • 三论玄义

    二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三论玄义》是吉藏居扬州慧日道场时应杨广之请于仁寿二年(602)所作,用以总叙《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的要旨。全书内容分两大部分:一

  • 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

    五卷。清徐养原(详见《周礼故书考》)撰。是书列举郑注所载异文,为之疏证,凡是文有详略、义订两通之处,不再赘说。是书胜过宋世荦《疏证》,却逊色于胡承珙之《疏义》。例如,说古文多假借,又多从省,然而,纁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