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深衣释例

深衣释例

三卷。清任大椿(1738-1789)撰。任大椿,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科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累官御史,尝充四库编修,尤长名物,著有《经典弁服释例》、《释缯》、《字林考逸》、《小学钩沉》及是书等。《耆献类征》诸书有传。是书首有自序,略言:“余曩著《经典弁服释例》,曰爵弁服,曰韦弁服、曰皮弁服,曰朝服,曰元端(即玄端),礼经所谓善衣。又以深衣为善衣之次,因续著《深衣释例》三卷。首推原其所用,次详其制度,次载异名同实者。若长衣中衣之类,《方言》谓禅衣,古之深衣,秦汉以后,禅衣名义日广,要皆深衣之流别,故亦附考”云云(末题“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月二十日,兴化任大椿书”)。是书卷一自“深衣为古养老及燕群臣之服”,至“又为童子趋丧之服”,附通说,卷二自“深衣用布十五升”,至“凡服殊衣裳,深衣不殊衣裳”,卷三自“深衣露著而素纰长袂者曰长衣”,至“曰诸于”。深衣之制颇古,而后代服用者亦多,是书上考诸经,旁及史志,并及《说文》、《急就章》、《方言》等书,甚为赅备,《四库全书》著录有黄宗羲《深衣考》,江永《深衣考误》等书,皆不及是书之广博。而自《续汉志》历著深衣之用,曰冠通天冠,服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是书引司马彪谓袍为古之深衣,《隋志》亦云“绛纱袍等,制本深衣”,盖古人于衣裳不殊者,谓之深衣,似今人之所谓袍者,亦可略见古人深衣之遗制。是书自长衣中衣而下,举别名曰麻衣、裤衣、衣、衣、裎衣、襜褕等至数十种之多,但《续汉志》通天冠之深衣及太后、皇后、贵人入庙助蚕之深衣,皆必非麻衣可知。此外群臣朝服,必亦如之。是书谓深衣多用于凶事,盖就释经而言,与《续汉志》后之深衣制为朝服者,未可并论也。是书版本有燕禧堂五种本,《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苇间集

    五卷。清姜宸英(1628-1699)撰。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时已年届七十。廷试为帝所赏识,擢置第三,授翰林院编修。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事被人攻讦,正考官李

  • 法家裒集

    明无名氏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苏祐题辞,称从史陈永以是集见,曰司台司籍潘智手录,因命补缀,付之梓。”潘智为何许人,不得而知。书中设为问答、剖析、异同等部分,主要讲述法律及实际执法等问题。《法

  • 五砚斋困知经说

    一卷。清梁恩霖(生卒年不详)撰。梁恩霖,字可孙,江苏江都(今扬州市境内)人。民国十四年(1925)所修县志有其传,称其少年时便补诸生,文章写得很好,但考场运气不佳,屡试不中,困于考场。太平天国起义,波

  • 石屋诗钞

    八卷。补钞一卷。清魏麐徵(约1682年前后在世)撰。魏麐徵,字苍石,江苏溧阳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邵武府知府。此集第一卷与第八卷与其他六卷排目不同,其总题为《杂诗》。其他六卷分

  • 敦煌写本古文孝经残卷

    一卷。旧称孔安国注。孔安国详见《古文孝经孔氏传》条。此写本首尾均佚,见存之文,自《三才》章第七“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句起,至《圣治》章第九“以养父母日严”句止,“民”字均缺笔作“”,“治”字不讳

  • 兰雪集

    一卷。元张玉娘撰。玉娘生卒年未详。松阳(今属浙江)人。明慧知书。少时许配给沈佺。后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时沈佺有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也忧郁而死。明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于是为作传

  • 丰阳集

    十二卷。明冯皋谟(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冯皋谟,字明卿,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是集凡十二卷。诗四卷,文八卷。冯皋谟诗文虽有浮声,但似有不足。据许闻造所撰行状

  • 仿潜斋诗钞

    十五卷。清李嘉乐(生卒年不详)撰。约为同光间人。李嘉乐字德申,号宪之,河南光州人。同治进士。入词林,敬馆授编修。官至江西布政使。《仿潜斋诗钞》存诗一千五百六十首,均自十五岁至五十二岁所作。嘉乐平生景行

  • 齐风说

    一卷。近人李坤撰。李坤字厚安,云南昆明人。此书只解说齐风,往往折衷旧说而出己见。虽得失互见,然瑕不掩瑜。如辨郦道元《水经注》以营为营丘之误,考齐风还篇魏源《诗序集义》为胡公时所作之非,均为有据之说。此

  • 尚书集注述疏

    三十五卷。清简朝亮撰。简朝亮字竹居,广东顺德人,曾经受业于南海朱次琦之门,与康有为同学。简朝亮治学宗宋儒,尤受程、朱之学影响。本书认为,东晋古文与《孔传》皆伪。本书在考订古文之伪时,引证详博,立论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