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于诗集
四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生平见《涧于文集》条。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民国初年刊行,前有陈宝琛序。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但不甚致力于诗。不过,其谪戍边远,多故国飘零之感,而皆以诗鸣。其生平仰慕苏东坡,遭际亦有相类,其诗宏壮洒脱,很有东坡风度。如《雁诗》数首中有“今日桑乾曲,横飞带晚晖。惊弦浑欲坠,系帛敢求归”。诗中婉约悲恻自抒孤愤,非寻常咏物之诗。该书存有民国初年刊本。
四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生平见《涧于文集》条。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民国初年刊行,前有陈宝琛序。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但不甚致力于诗。不过,其谪戍边远,多故国飘零之感,而皆以诗鸣。其生平仰慕苏东坡,遭际亦有相类,其诗宏壮洒脱,很有东坡风度。如《雁诗》数首中有“今日桑乾曲,横飞带晚晖。惊弦浑欲坠,系帛敢求归”。诗中婉约悲恻自抒孤愤,非寻常咏物之诗。该书存有民国初年刊本。
二卷。清施闰章(1618-1683)撰。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县人。顺治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湖西道参议,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官至侍读。著有《学余堂诗文集》、《试院冰渊》、《青原志略补辑》、《蠖
①八卷。清高自位、旷敏本同撰。高自位,官湖南衡山县知县。旷敏本,邑庶堂。《南岳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共八卷。首星次。次图考。次形胜。次祀典。次书院。次寺观。次物产。次田赋。次古迹。次碑碣。次
八卷。清徐本立(生卒年不详)撰。徐本立字子坚,号诚庵,德清(今属浙江)人。道光举人,曾官南江知县。徐本立工于诗词,《词律拾遗》为拾补万树《词律》而作,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前六卷为《词律》补调、
十卷。清吴仪洛(详见《成方切用》)撰。此书为吴氏医学著述第五种。吴氏对喻昌的《尚论篇》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纲目已混,错乱不堪,唯喻氏能纲举目张,别开生面,于是仿《尚论篇》,将三百九
三卷。清胡秉虔撰。胡氏生平,见“说文管见”。是书分三卷,无目录,亦无次第,盖为胡氏读韵书之札记,非论著也。大旨在述评郑庠、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严可均诸家之说,就《诗经》用韵及《说文》谐
三卷。宋朱翌(1098-1167)撰。朱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渡后,为中书舍人。因不附秦桧,被贬谪至韶州,居十九年。名山胜景,游览殆遍。《四库全书总目》称
一卷。清端木埰(生卒年不详)撰。此为端木氏刊巾箱本《楚辞》的附录,不采用传统的随文注释方法,而是单独成篇的述评《离骚》的文字。全文697字(标题不计),主要说明《离骚》一诗各节内容,揭示作者用意,并照
四卷。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四库提要》著录此书,题“梁周子良撰”,不确。《冥通记》,原名《周氏冥通记》,又名《周氏玄通记》。此书第一卷有周氏略传,称周氏即周子良,字元和,本河南人,寓居丹
六卷,明胡容等修,李献阳纂。胡容,新安人,曾任沣州知州。李献阳,光禄寺监事。沣州旧无志,兹篇为创修之作。《沣州志》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为六卷,首序言、修志姓氏、宸章纪、凡例、州境图谱、目录
七十卷。宋周紫芝(1082-?)撰。周紫芝,宣城(今安徽芜湖)人,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宋高宗至孝宗时在世。卒年不详。绍兴中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左司员外郎。其人,有才无节,因为阿附秦桧,世人论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