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五卷。《汉诗评》五卷。清李因笃(1631-?)撰。李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今属陕西)人。明诸生。见天下大乱,走塞上访求奇士,与之报国,无应者。归而闭户读书,博闻强记。于经学方面造诣颇深。康熙间荐
十四卷。元耶律楚材(1190-1244)撰。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辽皇族子孙。元太宗窝阔台时,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担任必阇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文集以诗为主,其中西域诗六十
十四卷。清杨丕复(详见《仪礼经传通解》)撰。该书意在革除前人违经从传、轻经重传之弊,折衷《春秋》三传之说,而以经文为主,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有所驳正。该书有嘉庆四年杨彝珍校刊本。
一卷。辑佚书,晋向秀撰,清孙堂辑,载于《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中。向秀字子期,室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其事见于《晋书》本传,为所谓“竹林七贤”之一。曾注《庄子》,又注《易》。其《易》注早佚,《隋书·经籍志》
十二卷。清杨长世及其子孙合撰。此集为杨氏家族文稿合集。杨长世,字延会,江西瑞金人。生卒年不详。官兴安县训导。著有《影居文抄》一卷。长世子以睿,字维明。诸生。著有《汲亭文抄》一卷、《诗抄》二卷。长世子以
六卷。明贾必选撰。必选字直生,上元(今江苏江宁)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户部主事,因替人辩冤被贬谪外地,不久升南京工部郎中。他解《易》以数为本,对《河图》、《洛书》之异同、先天后天之分别、
一卷。《萧草》一卷。明陆澄原撰。生卒年未详。陆澄原,字嗣端,浙江平湖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谪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副,以兵部员外落职。著有《芝房集》六卷。《千顷堂书目》著录,
八卷,清刘永安纂修。刘永安,曾任黔西州知州。康熙十五年(1676)州牧何缙与举人高人龙创修州志一部。然简略不备。嘉庆初,刘永安为州牧,集邑人再修志乘,终成此书。《黔西州志》嘉庆八年(1803)刻本,共
一卷。清陈建侯(生卒年不详)撰。建侯字仲耦,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咸丰乙卯(1855年)举人,官至湖北武昌府知府。是书取《说文》部首五百四十字,摘录字义,附以音考。首尾次第,一依许书。间有一字录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