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沈氏经学六种

沈氏经学六种

二十卷。清沈叔撰。沈叔,生卒年不详,字和甫,江苏常熟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所得甚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一本汇释群经音义的专书,采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训诂之异同。宋人将《经典释文》散于诸经之注中,文字多有出入。沈叔收录文字相异者,辑为《经典释文异文辑》一书。又将经传,《史记》、《汉书》、《说文》等书中所引之文异者,辑为《经典释文补》。取《十三经注疏》中的新颖文字,以及其他典籍中的文字收录无遗,仿效《左国腴辞》、《文选锦字》二书的体例,撰《十三经注疏琐语》。未入仕时,曾治《春秋》,对杜预《春秋释例》没能对各国地名进行考释,深感遗憾,于是根据传注逐国进行辑录,成《左传分国土地名》一书,同时辑录《左传列国职官》、《左传器物宫室》二书。《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云:“暖暖姝姝,明非大雅之所尚,或亦识小之所不废耳。按学无大小,唯取其精。大而多疏,反不若小而且精者。虽字句节解,苟有所发明,亦有裨于学术。叔之著述上之不过杭世骏《两汉蒙拾》之流,堪备词藻之采择而已。唯《左氏职官名物》,间有裨于史学家考索,余均无可取。”目录:《经典释文异文辑》六卷、《经典释文补》六卷、《十三经注疏琐语》四卷、《左国分国土地名》二卷、《左传列国职官》一卷、《左传器物宫室》一卷。有清雍正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金陵癸申事略

    一卷。清谢介鹤撰。介鹤生卒年不详,江苏常州人。他在咸丰三年(1853)曾任事于太平天国南京粮馆,参加了张继庚叛乱,逃出南京后,奉命编此书,以使清军了解太平军情况。书中记事起自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18

  • 遵岩集

    二十五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慎中四岁能诵诗,十八岁于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著有《遵

  • 南陔堂诗集

    十二卷。清徐以升(约1738年前后在世)撰。徐以升字阶五,号恕斋,德清(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工诗。是集凡十二卷。为其孙徐天柱、徐天骥所刊。分年编次。

  • 四声切韵类表

    一卷。清孙文昱编。孙氏将《四声切韵表》重加编制而成《四声切韵类表》,他定古韵为十八部,并以十八部概括江氏所定的一百零四个韵类。他说其书“不过明古今韵部所由离合,以为学者之先导。”目的是使人了解古今音分

  • 平泉题跋

    二卷。明代陆树声撰。陆树声字与吉,号平泉。书名即取于号。陆树声是南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史》有其传。此书选所见书画题跋而成编。陆树声的门人黄、包林

  • 范德机诗集

    七卷。元范椁(1272-1330)撰。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人。因荐为左卫教授,后迁翰林院编修官。与虞集、揭溪斯、杨载并称为“元代四大家”。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豫章稿》、《

  • 周礼舆服志

    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宗起字敬庭,号叔度,丹徒(今属江苏)人。陈氏精于礼学,著有《经说》、《考工训释》等书。包世荣纂《毛诗礼征》而车制失考,陈氏为撰是书。是书大要以《周礼·考工记》为

  • 孔钟英集

    十卷。清孔毓琼(约1675前后在世)撰。毓琼字钟英。江西新城人。生卒年均不详。曾学于魏禧,其他事迹不详。著有《孔钟英集》。此集共十卷。据集前魏禧序称,“其学古于世所不学之目。”故文颇有“健气”,而且“

  • 续轩渠集

    十卷。元洪希文(1282-1366)撰。附录一卷,乃其父岩虎诗。岩虎字德章,号吾圃。甫田人。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岩虎诗集名《轩渠集》,因而希文集以续名。《轩渠集》亡佚,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其七世族孙绍

  • 咏史集解

    七卷。明程敏政编。生平见《唐氏三先生集》条,林乔松注。林乔松,福建晋江人,生卒履迹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浙江景宁(今云和)县知县之时。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此七言绝句一体,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