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池州府志

池州府志

①十二卷,明何绍正修,孙溥等纂。何绍正,字继宗,浙江淳安人,明正德九年(1514)来任池州府知府,平迁江西参政。孙溥,安徽贵池人,进士。池州旧志,汉唐以前,修纂者远无所考,宋端平二年,修于郡守王伯大,迄元二百余年,寥寥无闻,及于明代,有正统志、成化志、弘治志,历经数百年,皆亦多所阙遗。何绍正知池州府事,有志于重修府志,因循未果,至正德十三年,始谋于郡人,延孙溥主其事,三阅月而辑成此志。此志凡十二卷,立纲十有三,为地理、宫室、食货、惠政、祀典、职制、选举、人物、恩典、寺观、祥异、集诗、集文,首列舆图,又于各志之下,别分子目。此志大抵因循旧志,因仓卒成书,未免失之潦草。分目因失于泛滥,其归属亦有不当,故志体欠佳。有明正德十三年(1518)刻本。②十卷,明李思恭修,丁绍轼等纂。李思恭,字涵默,山东长清人,明万历三十八年来任池州府知府。丁绍轼,郡人。池州府志,自明嘉靖二十四年知府王崇纂辑之后,又六十余年未尝纂修,李思恭治郡二年,创议重修,延丁绍轼总其事,凡五阅月而全志告竣。此志凡十卷,分八门,为舆地、建置、食货、官秩、选举、人物、通考、艺文,而以舆图列之卷首,又于各志之下,别分子目。此志有异于旧志者,如俗尚、气候、时序,旧志载在风土,此则并入舆地,庙祠、坛迹、水利,旧志载在舆地祀典,此则并入建置,土产旧志载在风土,此则并入食货,科甲贡辟,旧志载在人物,此则别入选举,艺文旧志载在杂著,此则别立一门,凡此之类,皆较旧志为有体。稽其体例,于明代地志中,尚称严整。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

猜你喜欢

  • 万青楼诗文残编

    一卷。清邵昂霄(约1745年前后在世)撰。邵昂霄,字丽寰,一字子政,号晸甫,余姚(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生,次年举博学鸿词科。所著诗文《万青楼稿》,身后散佚。本编为其

  • 自愉堂集

    十卷。明来俨然(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来俨然,字望之,陕西三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兵部主事。著有《自愉堂集》。是集凡十卷,文四卷,诗六卷。系其子俨复临所刊。其集所作酬

  • 昭鉴录

    十一卷。明洪武初奉敕撰。据《千顷堂书目云:“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生卒年不详)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善恶以为鉴戒。编辑未竟,复诏秦王傅文原吉、翰林编修王僎、国子博士李叔元、助教朱复,录事蒋子杰等续修之。

  • 焦尾阁遗稿

    一卷。清卢德仪撰。卢德仪(1820-1865),浙江黄岩人,举人卢埚元孙女,卢肃炡之女,王维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六年(1875)刊本。由其子太常寺卿王彦威搜辑而成,书前有张文虎所撰写的传记,孙

  • 诸经绪说

    八卷。清李元春撰。元春字仲仁,又字时斋。书首有自序,称“阅诸家经解,喜其博而不尽当心。此所说,不敢袭前人。然亦有前人之唾余,姑以识一时心之所开”等等。卷一至卷二说《易》,卷三说《书》,卷四说《诗》,卷

  • 通鉴地理今释

    十六卷。清吴熙载撰。熙载原名廷风,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仪征(今江苏仪征县)人。是书释以今地,多采齐次风、戴东原、徐呈伯、董方立、沈子敦之说,对《通览》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指出其今名。熙载

  • 史地丛考初编

    一册,续编一册,三编一册。《史地丛考初编》辑考证之文十篇:①龟兹语考。说明在西域发现的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②王玄策使印度记。辑唐书并释藏之文、考证王玄策使印度事。此二篇为烈维(Sirevi)撰。③高

  • 四王合传

    一卷。著者不详。该书记吴三佳、尚可喜诸藩事迹,惟书中所记有极不切实处,且脱误甚多。现有《荆驼逸史》本、《明季裨汇编》本、《扬州十日记》合刻本,而以前本讹字较少。

  • 玉霄仙明珠集

    二卷。明吴子孝(1485-1563)撰。吴子孝字纯叔,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吏部尚书吴一鹏子。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江南通志》称其“议论英发,为文章宏肆浩博。”吴子孝词尚能自

  • 诗小学

    三十卷,补一卷。清吴树声撰。吴树声(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山东肥城知县。工书,墨迹纯厚。嗜金石文字,著《鼎堂金石录》。长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