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此木轩直寄词

此木轩直寄词

二卷。清焦袁熹(1660-1725)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贯穿经学,工制义。诗亦富于独创,不同流俗。著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纪年略》、《此木轩四书说》等。其学贯彻天人,包括古今。于倚声填词,似属小技。所著《直寄词》,自云“笔残膏剩”,然当世均视作吉光片羽,争相索藏。以“直寄”冠名词集,可想见其“高情远志,因寄所托,词章之外,别有事在。”(李枝桂序)《此木轩直寄词》共二百五十余首,由门下李枝桂参订,书尾并附“读直寄词调〈望江南〉”词十首。版本有清乾隆十七年(1752)汤德腴精刻本。

猜你喜欢

  • 刘帘舫传辑

    不分卷。清刘庆辑。此书为刘衡传记资料汇编。刘衡(1776-1841)字蕴声,号帘舫,江西南丰人。嘉庆五年(1800年)乡试副榜,历任广东四会、博罗、四川垫江、梁山、巴县等县知县,开归陈许兵备道等官,卒

  • 全史论赞

    八十一卷。明项笃寿编撰。笃寿生平事迹详见《小司马奏草》条。《全史论赞》撮录诸史“论赞”,以备观览。分《史记》七卷、《汉书》六卷、《后汉书》五卷、《三国志》三卷、《晋书》四卷、《宋书》、《南齐书》各三卷

  • 字体辨正

    一卷。清陆费墀(生卒年不详)撰。墀复姓陆费,字丹叔,浙江桐乡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充四库全书馆总校及副总裁等官。著有《历代帝王庙谥年号谱》,《枝荫阁记》,偕纪昀等编纂《历代

  • 尚书异读考

    六卷。清赵佑撰。《尚书》多异读,所以异义繁滋。赵佑此书正是有感于此,而特从《尚书》的注疏、释文及诸家讲义中摘出与蔡传相出入者,折衷为之考订。如“平秩南讹”一条,此书引《史记·五帝本纪》曰:“‘南讹’作

  • 韵书音义考

    五卷。清李光琼撰。光琼字瑜华,又字槃阿,安徽庐江人。据李氏自序,是书为初学辨音义而作。音义字数悉依《佩文韵府》。一字数音者,分别音义详注。无两音者,另列于后。音别义同者,小注前行列音某又某,后行列义。

  • 说经补遗

    一卷。清韩泰青(详见《说经》)撰。本书是《说经》一书的补遗。所补的只有生成之义、阴阳之义、教育之义三篇。其论生成,认为生中自有成,成中自有生,援引毛奇龄之说,而又增加了主客多寡之义。论阴阳,认为阴阳如

  • 论语后录

    五卷。清钱坫(1764-1806)撰。坫字献之,号十兰大昕子,江苏嘉定人。副贡生。官至乾州州判。钱塘之弟。著有《诗音表》一卷、《车制考》一卷、《尔雅释义》十卷、《释地四篇注》一卷、《论语后录》五卷。以

  • 易象钩解

    四卷。明陈士元(生卒年不详)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今湖北应城)人。官至滦州知州。是书专阐经文取象之义,前有士元自序,以京房之学为太卜所藏,此说殊难成立。且京氏之法绝不主象,而士元引以为明象之证,亦失其

  • 学福斋杂著

    不分卷。清沈大成(1700-1771)撰。大成,字学子,号沃田,江苏华亭(今松江县)人,岁贡生。著有《学福斋诗文集》。是编多论经义,间记算法,共有十二条。即《论易七八义》、《论术家寄居》、《包说》、《

  • 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传

    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