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梅村集

梅村集

四十卷。清吴伟业(1609-1671)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崇祯进士。官左庶子。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国子祭酒。其诗多寓身世之感。早期作品风华绮丽,明亡后多激荡苍凉之音。尤工七律和七言歌行。《圆圆曲》、《楚两生行》等篇颇为当时传诵。又工词曲书画。有《梅村家藏稿》、《绥寇纪略》,《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书剧。此集共四十卷,诗十八卷(五古三卷、七古四卷、五律三卷、七律五卷、五排一卷、绝句二卷),词二卷,文二十卷(序七卷、记二卷、神道碑铭二卷、墓志铭一卷、墓表塔铭一卷、传一卷、书铭赞一卷、杂著杂文一卷)。是集为其弟子顾湄、周瓒所编,始刻于康熙七年(1668),康熙八年(1669)刻竣。卷首有卢綋与陈瑚序,并附钱谦益《与梅村先生书》和钱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为十卷本之《梅村先生诗集》所撰序文。诗歌部分分体排列,但各体诗内大致按年编次,可以考订写作日期。文集部分总目与各卷篇目多有不合,如卷二十二《苏小眉山水音序》后尚有《傅锦泉文集序》、《傅石漪诗序》、《圣恩剖石和尚语录序》三篇,为总目所未载;卷二十三《古文汇钞序》之后为《龚芝麓诗序》与《宋直方林屋诗草序》,而总目中《古文汇钞序》之后却为《重编武安王集序》与《吴别驾北征诗序》等情况,疑是刻书时临时抽换所致。在艺术上,其诗表现出激楚苍凉,风骨遒劲,同时又有宛转如意,华艳动人的基本特征。歌行一体,尤所擅长。其歌行,“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四库全书总目》提到,被人称作“梅村体”。如《圆圆曲》、《鸳湖曲》、《永和宫词》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诗歌也往往有词藻过繁,用典过多,有欠自然的缺点。而词流丽稳贴,寄慨深长。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自镜轩读书札记

    十卷。清末民国初李经野撰。经野字莘夫,山东荷泽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九年(1883)进士,由户部郎中,历官廉州府知府。此书是李经野读经时,随笔记录的个人心得汇编。计“读《易》札记”二卷,“读《诗》札记”

  • 沈归愚自订年谱

    一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清代著名诗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年97卒,谥为文悫,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书。此谱为

  • 近取编

    二卷。明胡缵宗(见《愿学编》)撰。此书采录朱熹要语厘成二卷。其名曰“近取”,意为取诸切近日用,以救宗金溪者之弊。殆为驳王守仁之学而发。

  • 四书集解

    不分卷。清朱应麟撰。朱应麟字耕岩,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是书以程朱为本,以吕晚村为次,认为其力辟异端,有功于后学。其他象《四书大全》、《四书存蒙》、《四书浅达》诸书,间或采取一二。所集诸家之解,又

  • 中庸心法渊源

    一卷。署名为东海乐天翁著,又署名男彬桐校。不知其何姓,书无序例。大意以为《中庸》一书是圣门传授的心法。道统不自尧舜始,羲皇承接往圣心源,始作八卦。一划象天,人得一以立命,为中。两划象地,人备其二,见诸

  • 去伪斋文集

    十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刑部侍郎。著有《四礼疑》,已著录。是书为其孙吕慎多等所刊,共十卷。坤于明季讲学诸儒中,

  • 说文系传考异

    四卷。清汪宪(1721一1771)撰。汪宪字千陂,号鱼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候选主事,未就铨而卒。喜欢访书藏书,曾发现南唐徐锴《说文系传》的影宋钞本,因其中鲁鱼亥豕的情形太多,以至不可句

  • 连文释义

    一卷。清王言撰。王言字慎旃,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存目》著录,云:“是编凡二字连文及一名而兼两义与两字各为一义者,均分别训释。厘为十门。词颇浅近,盖为课蒙而作,视方以智《通

  • 湖南丛书

    八种,六十九卷。湖南丛书处编。丛书无总目,又无编者名氏,据丛书所收各书序跋为彭公望,刘腴深、刘宗向、孙文昱等人所作,估计以上诸人即为丛书编者。丛书所收八种均为湖南乡贤著述,计唐人两种:刘蜕《唐刘蜕集》

  • 筠轩集

    十三卷。元唐元(1269-?)撰。唐元,字长孺。歙县(今属安徽)人。初以文学授平江路学录,后以徽州路学教授致仕卒。据朱文选所撰其行状,原有《敬堂杂著》、《思东杂著》、《吴门杂著》、《分阳杂著》、《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