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穀梁经传补注

春秋穀梁经传补注

二十四卷。清钟文烝(1818-1877)撰。文烝字展才,又字朝美,号子勤,浙江嘉善人。清代经学家。少通小学,道光丙午(1846)举人,以县令注选归,绝意仕进,日事著述。同治初,应江苏忠义局聘,与陈奂、顾广誉同任编纂。主讲敬学书院达十二年。治经宗汉儒,尤究心《春秋穀梁传》。他认为《春秋》为持世教、正人心之书,《穀梁传》最能得圣人之意,范宁、徐邈、杨士勋等人对《穀梁传》有过不少贡献,但“范注既略而舛,杨疏复庞而杂”,近代虽经学大盛,却没有专门巨编、发前人所未发者。于是繁称广引,发凡起例,敷畅简言,宣扬幽理,条贯前后,罗陈异同,历时二十多年,撰成《春秋穀梁经传补注》二十四卷。脱稿后,又进行了大量的增改,才勘定付刊。又据《经典释文》及《汉石经》残碑,博考两汉之书与唐以前旧说,写定《论语》二十篇。又有《乙闰录》四卷。《春秋穀梁经传补注》意在补充范宁注、杨士勋疏之略,纠正他们的错误。其书中引用自汉以来三百多家之说,而不尽用汉人家法。清代学者治经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治《穀梁传》的学者不多。钟文烝该书虽对经义无多少发明,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光绪二年(1876)钟氏信美堂刊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四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

  • 考礼

    一卷。清高骧云撰。高氏生卒年不详。山阴(今山西省北部)人。骧云著有《仰止编》一卷、《说性》一卷和是书等。对于礼法性理之学有很多发挥。是编则专门研究《丧礼》。他认为亲亲之教,最重要的是表现在服制方面,这

  • 重阳庵集

    一卷,附录一卷。清梅志暹编辑,俞大彰重编。梅志暹,重阳庵羽士。此编无目录,内容为:序、庵图、梅像、俞像。集:首采临安杭州各志、庵记、亭记、天医宫记、八咏诗序与事迹,引列诗十三家。附刻目次为:贞自斋赋、

  • 妇人集

    一卷。清陈维崧(1625-1682)撰,冒褒注。维崧字其年,别号迦陵真贞慧子。康熙时举鸿博,授检讨,参与修撰《明史》。长于骈俪,尤善诗词,著有《迦陵文集》等书。冒褒字无誉,江苏如皋人,冒襄弟,王士祯、

  • 易经告蒙

    四卷。图注三卷。清赵世回撰。赵世回字铎峰,湘潭人。此书凡例称遵仿《本义》分卷,但其书仍用《注疏》本,不知何故,可能是根据坊刻《本义》言之。卷首图注三卷,都推演河、洛之义。书中时时附图,可能是想以图书明

  • 李彦章杂著

    六种,六卷。清李彦章(生卒年不详)撰。李彦章字兰卿,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嘉庆年间进士,为翁方纲之弟子。六种有《槐忙吟草》一卷、《榕园诗钞》一卷、《出山小草》一卷、《恋春园诗草》一卷、《归槎杂咏》一

  • 周官集传

    十六卷。元毛应龙撰。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据张萱《内阁书目》记载,应龙字介石,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周官集传》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自《永乐大典

  • 拜石山巢诗钞

    八卷。清陈光绪(生卒年未详)撰。陈光绪,字子修,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其事迹不详。卷首牛坤序称:“予偶游济南于广座中,见陈石生司马爱其书味盎然无风尘气,询之同人,知为循吏而不知其为诗。及投予游龙洞佛峪

  • 西泠五布衣遗著

    五种,二十二卷。清丁丙(详见《武林掌故丛编》)。丛书收丁丙乡人先哲诗文著作五种:吴颖芳《临江乡人诗》四卷《拾遗》一卷、丁敬《砚林诗集》四卷《拾遗》一卷《印款》一卷、金农《冬心先生集》四卷《续集》一卷《

  • 贻砚垒诗稿

    四卷。《衍波词》二卷。《骈体文》一卷。清孙荪意(生卒年不详)撰。孙荪意,字秀芬,又字苕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贡生高第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与高颖楼《额粉盦集》合刻。

  • 颜氏家训注

    七卷。清赵曦明(生卒年不详)注,清卢文弨(1717-1795)补注。曦明初名太润,后易名肃,号瞰江山人,江阴(今江苏江阴县)人。此书曦明原据宋刊本以为注,文弨加以校补而刊行。书后有附录,一为《北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