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十一卷,序一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一字撝约,号(xùn,同巽)轩,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乾隆辛卯(1771)进士,官翰林检讨。著述很多,有《大戴礼记补注》、《经学卮言》、《礼学卮言》、《诗声类》等等,后人合刊为《轩孔氏所著书》,《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又名《春秋公羊通义》)即其中之一种。孔广森少年时从戴震学,通《三礼》及《公羊春秋》。他认为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虽然精奥,但其中也有沿袭谬误和凭主观臆说的地方。于是综览诸家,兼采《左传》和《穀梁传》,撰成《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十一卷,序一卷。该书对《公羊春秋》的大义有所发明,对何休的说法有所驳正。如何休《春秋文谥例》解三科九旨说: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此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孔广森却以天道、王法、人情为三科,认为《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一曰让,二曰贬,三曰绝;人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这就是三科九旨。事实上,“三科九旨”之说并不见于《公羊传》中,何休之说未必站得住脚,孔广森另立新说也未必说得通。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说该书“不明家法,治今文经学者不宗。”《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对研究公羊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嘉庆十七年(1812)孔广廉刊本,后又收入《轩孔氏所著书》。又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栟榈集

    十六卷。宋邓肃(1091-1132)撰。邓肃,字志宏,号栟榈,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少警敏能文,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唱和,为忘年交。入太学时,曾上诗十首,备述花石纲劳民伤财,不得民心。其中有“

  • 上方山志

    五卷。清释自如、吴仁敌同撰。自如,上方山兜率寺僧。吴仁敌,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上方山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五卷。分名胜、人物、建置、文部、物产。其谓上方山曰,山在顺天府房山县西南四十

  • 双奇梦

    见《金云翘传》。

  • 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

    十卷。明慎懋官(生卒年不详)撰。慎懋官,字汝学,湖州(今属浙江省)人。此书有“花木考”六卷、“鸟兽考”一卷、“珍玩考”一卷、“续考”二卷。体例芜杂,或剽取旧说,或参以己语,或标出典,或不标出典,真伪杂

  • 二六功课

    ①一卷。旧本题明石室道人(生平事迹与姓名均不详)撰。原书所录按十二辰共分十二节。据《四库提要》著录称“自辰至卯凡十二节”,说明其书次序始于今日之辰而终于明日之卯。按十二节讲述每节调摄事宜。其大要言道家

  • 奇字韵

    五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时充经筵讲官,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谪居多暇,博览群书,好学穷理,记诵之广,著

  • 吕忠穆公遗事

    一卷。作者不详。记宋吕颐浩事迹。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谥忠穆,高宗朝宰相。本书每条必曰“公于某事”云云。当为其后人所述。有《永乐大典》本、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孔继涵家抄本(现藏北

  • 千岩和尚语录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 金丸记传奇

    二卷。明姚茂良(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姚茂良字静川,武康(今属浙江德清)人。《金丸记传奇》三十出,写于明成化年间,其故事梗概是:宋真宗赵恒在众后妃的陪侍下,到御花园游赏,用金弹丸抛打黄莺,并且告诉

  • 神异记

    晋王浮撰。生卒年不详。王浮是个道士,约西晋惠帝时人,官祭酒,曾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事见梁慧皎《高僧传·帛远传》。原书已佚,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著录,未言卷数,亦不知亡于何时。《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