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旁通变化论

易旁通变化论

一卷。清俞樾撰(1821-1907)俞樾字荫甫,晚年号曲园,学者多称其曲园老人。道光进士。官至河南学正。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著述甚丰。其易学著作除此书外,还有《易贯》、《艮宦易说》、《周易互体徵》、《八卦方位说》、《卦气直月考》、《卦气续考》、《邵易补原》、《玩易篇》等。作者认为易之大义归于“既济定”。周易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得正者有一百九十二爻,失正者亦一百九十二爻。得正能达于“既济定”,失正者必须化不正为正,然后才能归于“既济”。在失正的一百九十二爻中,有九十六爻阴阳可相易,有九十六爻为阳遇阳,阴遇阴,不可相易。可易者为“通”,不可易者为“穷”。于是作者运用荀、虞的升降,旁通之说,提供化不正为正的方法和途径。综观全书,通于他卦者谓之“通”,不通于他卦者谓之“穷”,穷于他卦而自变其阴阳,化不正为正者谓之变化。故此书名为“旁通变化论”。有《俞楼杂纂》本。

猜你喜欢

  • 春秋通例

    一卷。唐陆希声撰,清马国翰辑。希声,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善属文,通《易》、《春秋》、《老子》,论著甚多。商州刺史郑愚辟为僚属,后隐于义兴,召为右拾遗,出为歙州刺史。昭宗召为给事中,拜户部侍郎、

  • 庆元党禁

    一卷。原题沧州樵叟撰。《四库提要》云其与《绍兴正论》出于一人之手,今人李裕民已考其不确(《四库提要订误》卷二)。原序称“淳祐乙已”,则书成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0。本书记载宋宁宗时庆元党禁事件,从

  • 文学兴国策

    二卷。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译,吴江林廷旭述。同治十年(1872),日本政府首次派员出使外国,日本官员森有礼(1847-1889,曾于1875-1878任驻华公使)被派往美国任职,并奉政府命

  • 大学谊诂

    一卷。马其昶(1855-1930)撰。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近代散文家,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参与纂修《清史稿》,有《抱润轩文集》、《毛诗学》等。是书为

  • 周易时义注

    无卷数。明章佐圣撰。佐圣字右臣,安徽歙县人。崇祯中以明经登第,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其书按照经训解,把卦图一卷附在卷后。要义主于说理,征引比较芜杂,欠缺主见和选择。前面有自序,说以明经获隽,

  • 品花宝鉴

    清陈森(1797-1870)撰。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科举屡试不第,久寓北京。诗文未传,除本书外,早年客居都中时,曾写过一部《梅花梦》传奇。《品

  • 郭鲲溟集

    四卷。明郭谏臣(1524-1580)撰。郭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授袁州司李,历吏部主事,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著有《郭鲲溟集》。是集为郭谏臣子郭元

  • 论语类编

    二卷。清戴姜福撰。姜福字绥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大学直说》。是书取《论语》本文,分十篇,三十四类。一为圣学,二为教人,三为勤学,四为孝悌,五为君臣,六为交友,七为五性,八为为仁,九为存仁

  • 孟浩然集

    四卷。唐孟浩然(689-740)撰。孟浩然,字浩然,湖北襄阳人。长期隐居故乡鹿门山,吟咏自适。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辟为荆州从事。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长于五言,尤工五律。所作诗深

  • 桐庐县志

    ①四卷。清童炜修,吴文炜、王佥吉纂。童炜,康熙年间任桐庐县知县。此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分四类,卷一风土类,目十六,为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形胜、城郭、坊表、市巷、乡隅、山川、田土、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