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影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影北宋二体石经宋拓残本

(癸亥夏上虞罗氏影印本)罗振玉辑。计宋拓汴学石经《周易》残字八行,内容为升卦九二至九三的爻辞及象辞。《尚书》五十九行,内容为《武成》、《洪范》之文。《诗经·小明》十六行。《礼记》之《檀弓》、《月令》、《乐记》、《玉藻》,共六十九行。《周礼》之《天官·内宰》;《地官》之《保氏》、《司救》、《媒氏》、《司市》、《稍人》、《稻人》等,共七十行。是丁晏所藏的旧物。北宋石经在清初朱彝尊、杭世骏诸人考订石经时尚未见拓本。至吴玉搢作《金石存》,才说在薄自昆家见到宋拓本四大册,只有《尚书》、《周礼》、《礼记》、《孟子》之文。而丁氏所得到的,是其乡先辈屠文林的旧藏,计《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春秋》、《孟子》七经,已比薄自昆所藏多了。此册乃丁氏缀为一册,寄示其子寿昌的那一册。册尾有丁氏和寿昌二跋,详细介绍了得到拓本的经过。现已归罗振玉四时嘉至轩收藏。其中有可以作为校经参考的如《尚书·洪范》“明”作“晰”,与监本作“哲”不同。

猜你喜欢

  • 联句诗帖

    八卷。清高宗乾隆与群臣联句诗。此联句诗帖各自为首尾,共成八卷,有《四库全书荟要联句》、《千叟宴联句》、《甲辰五经萃室联句》、《西成联句》,以及“洪范九五福之一”的《寿联句》、“洪范九五福之三”的《康宁

  • 容甫先生遗诗

    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生平详见《尚书考异》(辞目)。该集为刘台拱写定,其子汪喜孙刊印。补遗一卷,为汪喜孙所辑。又录黄景仁、郑虎文、孙星衍、程让堂等投赠哀挽之

  • 群经补证

    十八卷。清桂文灿纂。桂文灿生平见《经学博采录》。是书无序言和凡例,共《易》有十条、《书》有十三条、《诗》有二十八条、《周礼》十三条、《仪礼》二条、《小戴记》二十四条、《春秋左传》一百四十条、《公羊传》

  • 雅说集

    十九卷。清魏裔介(详见《多识集》)编。此书杂记小品而成,共十九种,即:一、札记内外篇,二、间居择言,三、小心斋札记,四、南牖日笺,五、忠节语录,六、岁寒居答问,七、大中,八、述古自警,九、居学录,十、

  • 春秋正辞

    十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兼通五经,各有论述,尤长于《春秋》学。先前元代学者赵汸传《春秋》之学,认为《春秋》教有其法,即所谓属辞比事,因此以

  • 读礼志疑

    六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后辞官归。学宗程朱。著有《古文尚书考》、《困勉录》、《松阳讲义》、《

  • 养新馀录

    见《十驾斋养新录》。

  • 俚言解

    二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应城(今湖北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通经学、小学,著《易象钩解》、《五经异文》、《韵苑考遗》等多种。《俚

  • 伊犁日记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督学贵州。嘉庆四年(1799),因上书批评朝政而得罪朝庭,谪戍伊犁。

  • 大乘起信论义记

    一卷。隋代释昙延(515-588)撰。昙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今属山西省)人。少年出家受学僧妙,专习涅槃。受具足戒后,更习华严,十地等佛法诸部。著有《涅槃义疏》十五卷等疏,今已失传。隋开皇四年(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