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胡亦堂(生卒年不详)编。胡亦堂,字二齐,慈溪(今浙江绍兴市)人,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官临川知县,后行取主事。著有《临川文献》。此集所选均为临川一县之文。宋有晏殊、晏几道、王安石三人,明
二卷。清汤球辑。檀道鸾,字万安,南朝宋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历仕国子博士、永嘉太守。著《续晋阳秋》二十卷,记述东晋史事。今已佚。汤球辑哀帝以下之事,依各书所引录出两卷,收入《广雅书局丛书》。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感精符》,大体上说天人感应及灾异符瑞之事。明人孙珏说:“此言一切灾祥,皆精神所感召,而天物来符,故多述人事。”(《古微书》)案
五卷。明罗汝芳(约1568年前后在世)撰。罗汝芳,字维德,江西南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153)进士。著有《孝经宗旨》等。《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其学出于颜均,承姚江之末流,而极于泛滥。故其
一卷。清严杰撰。杰字厚民,号鸥盟,浙江余杭人。生卒年不详。潜研经术,得汉唐经师家法,尝佐阮元编《经籍纂诂》、《皇清经解》。所著《小尔雅疏证》及本书行于世。该书前有嘉庆十一年(1806)臧庸题辞。其书据
见《枕中书》。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诗传通释》外,有《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
一卷。清刘沅撰。刘沅认为《孝为经。纬书附会孔子有“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之言,不足信。至于字句之伪,古文今文之辨,文义无大乖离,可无需争论。故于“仲尼闲居,曾子侍坐”,援引毛奇龄说以驳吴澄,认为“坐”字不
一卷。元洪焱祖(1262-?)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今属安徽)人。自儒官起家,四转而为遂昌主簿,后以休宁县尹致其仕。此集为其子浦江尉在所编。因焱祖居处有银杏树、大百围,并以杏亭自号,遂以名集。《四库
二卷。清张绍南辑,王德福续辑。绍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德福江宁人。谱主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官至山东督粮道,后引疾归,主讲钟山书院。于经史、文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