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张小山小令

张小山小令

二卷。元张可久(1270?-1348?)撰。可久字仲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待考。尝仕为路史,转首领官。亦官桐庐典史。工散曲。著有散曲集《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等诸集。《全元散曲》辑其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张小山小令》为明人李开先编辑,分为上下卷刊版行世。书前有“嘉靖丙寅闰十月六日中麓李开先序”,称小山词“世虽慕之,未有见其全词者。予为之编选成帙,亦有一二删去者。存者如《鬼录》、《太和》二书所称许。”《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气”。又谓其“若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也。”观其所作,遣词命意,实能脱其尘蹊。书后有李开先后序,署“季冬蜡日中麓再书。”传世善本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大字本,还有清乾隆年间厉鹗刻巾箱本。

猜你喜欢

  • 东汇诗集

    十卷。明吕希周(约1540前后在世)撰。吕希周,字师旦,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通政使。著有《东汇诗集》。本集共十卷,编成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据其子吕端

  • 曹文贞诗集

    十卷。《后录》一卷。一名《汉泉漫稿》。元曹伯启(1255-1333)撰。伯启字士开。济宁碣山(今属山东)人。历任兰溪主簿、台州路治中等,累至山北廉访使。此集为其子江南诸道御史台管勾复亨所编。《四库全书

  • 缪篆分韵

    五卷,补一卷。清桂馥撰。桂氏生平见“说文义证”。秦书八体,五曰“摹印”,王莽时六书,五曰“缪篆”,《说文解字叙》:“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盖形体屈曲缠绕,故名。馥精研六书,少时笃嗜古铜印,所见日多,

  • 禊帖综闻

    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详见《大易则通》条。本书系荟粹古今禊帖题识,均常见陈言。书中考证聚会兰亭诸人生平、仕履,与考证书法无关。至于指摘禊帖内岁、会、兰、亭、禊、弦、快、倦、撰等字不合六书,乃为一家

  • 新疆大记

    六卷。清阚凤楼纂。阚凤楼字仲韩,安徽合肥县人,咸丰中以诸生从军,荐保至知县,分发江苏,遂寓苏垣。此书草创于咸丰、同治年间,延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方由其孙阚铎校对印行。《新疆大记》武昌存古学堂铅印

  • 宛陵群英集

    十二卷。元汪泽民(1273-1355)、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

  • 思理学揭要

    一卷。英国卜道成编译,中国周云路笔述。此书共分引论、论名、论表句及直接推论、论推论式及间接推论、论归纳推测法、论科学法、论谬误七章,章下分段,段下分节,各附原文于下。卷末有中西名目表,以资对照。卷首有

  • 陈秋岩诗集

    二卷。元陈宜甫(1255-1299)撰。籍贯不详。曾为世祖侍从。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有《四

  • 受菩萨戒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515-577)撰。慧思,俗姓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少年“以弘恕慈育知名,闾里称言”。因屡次梦见梵僧劝他超群脱俗,乃于十五岁奉佛出家。他时不废日,刻意苦学,诵《法

  • 续笺山房集略

    十八卷。清郑道明(生卒年不详)撰。道明字希廉,号松冈,怀宁(今属安徽省)人,乾降元年(1736)副榜贡生。是书共分十部,每部单命标题,皆为道明读书感识札记之文。一卷曰理气解略;二至四卷曰四书解略;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