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解

庄子解

① 三卷。清吴世尚撰。吴世尚,贵池(今属安徽省)人,其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作有《庄子解》一书。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其书只收《庄子》内七篇。其要旨是引《庄子》而附之儒家。观其目录后附记,称向来解《庄子》者,惟林西仲可观,但也有不尽洽合文义的。可见吴氏不知有向、郭二注。其书开卷就说庄子自名其书为《南华真经》,知其未考《唐书·艺文志》所载,实为主观臆断。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微,清《四库提要》据内府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清刻本。《贵池先哲遗书》本。② 一卷。清吴峻(生卒年不详)撰。吴峻,字黼仙,金匮(今属江苏无锡)人。撰有《庄子解》一卷。魏晋以来,《庄子》与《周易》同样盛行于世,也有学者用易理释解《庄子》,但不附会易卦。吴峻解《庄子》,即言易理,又讲易卦。并以《逍遥游》、《齐物论》二篇,证明庄子是儒非道,认为此二篇是为蒙庄而立说的旨意。称《逍遥游》释《易》,《齐物论》释《诗》。认为《逍遥游》中的鲲同坤,归藏古《易》卦以纯坤为首,认为鹏即乾,鲲鱼为阴,鹏鸟为阳。背为艮,连山古《易》卦以艮开始。因为连山、归藏都是《周易》前的古《易》,二者都与《周易》相通,所以吴峻多以卦解说此篇。认为《齐物论》释《诗》,详知风感之声乐出于孔窍之虚,而这里所说的风不是《诗经》中十五国风。其释“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句,归结为洼声下而清,污声下而浊;激声高而清,謞声高而浊;叱吸一出一入,声疾而抑;叫譹一呼一应,声迟而扬;穾咬一断一续,声重而疾;于喁一前一后,声轻而缓。认为小和乐中节目,大和乐中纲领。所以多用乐律解说此篇。认为内篇少言《诗》、《易》。总之,吴峻解《庄子》,既附会易卦,又比附乐律,实为别出心裁。后世学者认为其说谬妄不可信,但也可为一家之说。现存《昭代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论语郑氏注

    一卷。后汉郑玄撰。郑玄笺诗注礼,有功群经。其注《论语》,何晏《集解·序》说,就鲁论篇章,考齐、古作为注。《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梁有《古文论语》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论语释

  • 拳拳录

    二卷。清李衷灿(生卒年不详)撰。衷灿号梅村,含山(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学鹿善继、孙奇逢等人,官拜荆门州知州。本书共两卷,分内、外两篇。内篇记其讲学言论,认为人心本有觉悟,是可以转迷为悟的,性是永远不变

  • 沈氏经学六种

    二十卷。清沈叔撰。沈叔,生卒年不详,字和甫,江苏常熟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所得甚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一本汇释群经音义的专书,采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训诂之异同。宋人将《经典释文》散

  • 见沧文集

    十五卷。明茅瓒(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茅瓒,字见沧,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举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见沧定集》。是集为其门人赵应元所编,其子藉吉校刊。凡

  • 木钟集

    十一卷。南宋陈埴(生卒年不详)撰。陈埴字器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少师事叶适,后从朱熹游学。嘉定进士,以通直郎致仕。晚年以讲学为业,从学者数百人,称“潜室先生”。著有《木钟集》、《禹贡辨》、《洪范解

  • 刘道荟晋起居注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

  • 三传经文辨异

    四卷。清焦廷琥(1783-?)撰。廷琥一名琥,字虎玉,江都(今江苏江都)人,循子,廪生。能读书,传父学,著有《尚书申孔篇》、《读书小记》、《蜜梅花馆诗文录》、《因柳阁词钞》等。《三传经文辨异》用古人以

  • 百陵学山

    见《丘陵学山》。

  • 满汉合璧薛文清公要语

    二卷。明薛瑄(?-1464)撰。谷中虚辑,清富达礼翻译。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永久十八年,乡试第一人,明年,成进士,宣德中为御史,正统初,举为山东提学佥事。内召大理寺左少卿,因逆王振,为其党

  • 群书考索

    见《山堂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