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何昱撰。昱字子昭,一字质夫,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何昱乐以程朱为归,对《大学》的明德,《中庸》的性道,《论语》的学习,融会贯通,多所发明。尝谓:“自汉唐而还训释四书者,不啻数十百家,而洞见大道
二十八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湖南长沙县人。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为黔阳县教谕。是书卷一为历朝祀典,卷二为本朝祀典,卷三为文庙大成殿位次,卷四为十二哲位,卷五为朱子,卷六为东庑先贤三十九位,卷七
十八卷。明高启(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元末遁居上海松江之青邱,自号青邱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至户部侍郎,后为魏观因撰《上梁文》被诛,年仅三十九
一卷。清彭任(约1653年后在世)撰。彭任字逊仕,号中叔。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明诸生,入清后甘贫隐居,结庐巘山,名其所居为“草亭”。著有《草亭文集》、《周易解说》、《理学弗措》。此集
二十卷。清刘翰周纂修。刘翰周,河北丰润县人,举人出身,乾隆五十九年(1795)任寿光知县。《寿光县志》,创修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邑令刘有成,再修于雍正年间李方膺,三修于乾隆二十年邑令王椿。此志为
二十卷。清李祖惠撰。祖惠本姓沈,字屺望,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高安县知县。此书旨在推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奥义。
不分卷。清苏了心撰《周易本义补》,刘祈谷增订。祈谷字俶载,生平籍贯不详。自署居于洮村。刘氏序中称:苏氏之书有讲之未详者,有极当而与制举未合者,故为之增订。苏氏取之衷旨,间参蒙引,易尚本义。刘氏删其不合
四卷。明周嘉栋(生卒年不详)撰。嘉栋字隆之,黄州(今湖北黄冈)人。万历己丑(1589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取《洪武正韵》按偏旁分为八十部,所分各部与部中所列各字,均以笔画多少为序。每字之下仍各注
三十卷。清道光二年(1822)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1771-1840)等奉敕撰。《左传》一书,注疏非常繁复,虽有杜预、林尧叟注疏行于世,但离析章句,不便于初学者。英和等人奉命加以重新纂辑,将传文各
十二卷。清郑澍若编辑。郑澍若字醒愚,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清嘉庆年间在世。《虞初续志》为文言小说集,博采收录清代各家文集中的人物传记和各种文言小说,编为一书。书题所本为《汉书·艺文志》所载之《虞初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