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本赞
一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代学者,书画家。学术上主张调和朱熹和陆九渊。著有《榕坛问业》、《黄石斋先生集》等。是编系从手迹录出,经十八章,每章后各有一赞,最末有二赞,凡十九首。是书成于崇祯十四年刑部狱中,道周利用狱卒奉纸讨书之便,时时为书孝经,凡手书孝经一百二十本,皆为狱卒拿去,散尽无余。是书卷末有二泉山人阮思海、姚元之、汤金钊、乔松年、张振声诸跋,又载李榕村语录一则。该书版本为《方壶斋丛书》本。
一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明代学者,书画家。学术上主张调和朱熹和陆九渊。著有《榕坛问业》、《黄石斋先生集》等。是编系从手迹录出,经十八章,每章后各有一赞,最末有二赞,凡十九首。是书成于崇祯十四年刑部狱中,道周利用狱卒奉纸讨书之便,时时为书孝经,凡手书孝经一百二十本,皆为狱卒拿去,散尽无余。是书卷末有二泉山人阮思海、姚元之、汤金钊、乔松年、张振声诸跋,又载李榕村语录一则。该书版本为《方壶斋丛书》本。
一卷。周尹文(约前350-285)撰。关于尹文子的生平,史书记载出入很大。今《道藏》本上下二篇,云出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诠次,其序曰:“尹文子者,盖出周之尹氏,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公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轶事小说类书,体例仿《世说新语》。焦竑好友在为此书作的序中说:“吾友焦弱侯氏,具绝世资,于书无所不读,乃先得我心。披览之余,自羲轩以及胜国,凡言之可以企踵《世说
六十卷。北宋末南宋初曾慥(生卒年不详)编。曾储字端伯,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绍兴年间(1131——1162),侨寓银峰,取汉以来百家笔记小说,采掇事实,分类编纂,以成此书。全书共
二十卷,元陈大震纂。成书于大德八年(1304),已散佚。《永乐大典》卷一一九〇五七“广·广州府”门中,保存有《大德南海志》的部分内容,涉及元代广州赋税、土产以及舶货等资料,尤其是舶货后所附“诸蕃国”名
无卷数。清杨雍建撰。杨雍建(1631-1704),清浙江海宁人。字自西,一字以斋。顺治乙未(1655)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召授兵科给事中,陈广东八害,皆切中时弊,历三垣三载,疏前后三十上,曾一日而上
八卷,明马协修,吴瑞登纂。马协,字寅所,陕西同州人,举人,曾任辰州府知府。吴瑞登,字云卿,江苏武进人,曾任辰州通判。《辰州府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共八卷。无凡例,卷端仅钱春、吴瑞登两序以
八卷。明李盘撰。李盘字小有,江苏扬州人。此书以十二筹为名,《四库提要》云今本所存八筹,阙四筹。此书别本题作“李长科”。《扬州府志·艺文志》载李盘《残本金汤十二筹》八卷,注云“即李长科也”(王重民《中国
一卷。清邵远平(约公元1676年前后在世)撰。邵远平,初名吴远,字戒三,一作字吕璜,号戒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年(公元1664)进士,官光禄寺少卿,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由佟
六卷。清黄嵋辑其先人宋代黄文节书。此刻是于嘉庆二十年(1815)黄嵋令其子黄树苓、黄树椿购求黄文节墨迹于旧刻,由金匮钱梅溪双钩精勒、汇成大观,藏之家塾,嘱其后人世守勿替。全帖有黄书十三种、其中伪书四种
二卷。清张绍南辑,王德福续辑。绍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德福江宁人。谱主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官至山东督粮道,后引疾归,主讲钟山书院。于经史、文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