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垛积比类

垛积比类

四卷。清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撰。这是自朱世杰《四元玉鉴》之后讨论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最优秀的著作,也是李善兰的代表作。自序中不详撰著年月,当代中算史家李俨、钱宝琮认定其时当在1859年之后,而李迪则认为应在1853-1859年写成的。《垛积比类》为研究各类垛积问题专著,属现代组合数学之范围。李善兰自称该书是他得意杰作,在卷一中他说:“今所述,有表有图有法,分条别派,详细言之,欲令习算家知垛积之术,于《九章》外别立一帜,其说自善兰始。”全书四万五千字,图、表各占,文字部分为定义、定理、演草,总共给出各类式四百余则,无一应用题。以传统方式叙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每一卷除图外可分为四个部分:(1)表和造表法。全书共有十五张垛积表,其中基本垛表六张,支垛表七张,系数表二张,是按不同方式对贾宪三角形的推广。每张表下均给出其造法,多为递归定义。(2)解和草。全书列举了五十七个具体垛的定义式,分别与表和造表法定义的各垛相当,亦具推导和演草的性质。(3)有高(层)求积术。这是全书的中心部分,给出了各种求前n项和公式124个,其中包括一批重要定理。(4)有积求高(层)术。这为前一部分逆问题,约占全书一半,给出100个方程式及112则列方程的草式,方程次数有的高达10次,最大系数为10!。书中所有定理均由归纳或推导而得,无演绎证明,但其结果全都正确。全书四卷,各自成章,每卷都构造了一个垛积体系。卷一是朱世杰的三角垛及其派生的各支垛,并对朱世杰三角垛求和公式加以推广;卷二为乘方垛及各支垛,讨论了当p为任何正整数时,级数1+2p+3p+…+np的求和公式;卷三为三角自乘垛和各支垛,并创立了著名的“恒等式”:。其中是二项式定理系数。卷四讨论的三角变垛是朱世杰的岚峰形垛以及三角再变垛、三角三变垛的求和公式。《垛积比类》以表为纲,全书的内容均建立在表的基础上,造表的方法最主要的一是改变“表根”(即初始条件),二是利用递推公式计算表内(不含最外侧两斜行)各数而得。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垛有积求高开方廉隅表”,其中各数以记之,另一为“乘方垛各廉表”,各数以表示。这两表分别是两类方程的系数表,与被称为“李善兰数”,与现代组合数学中的第一种斯特灵数与欧拉数关系十分密切,李善兰通过独立研究,获得了大批成果,有些工作超过了国外的同类工作。自1867年之后的40年平均每两年出版一种垛积术著作,可见《垛积比类》影响之大。当代数学家图兰帕尔(匈牙利,1910-1976)、华罗庚(1910-1985)还为“李善兰恒等式”给出了证明。李善兰的《垛积比类》是早期组合数学的杰出著作。该书的版本主要有:《则古昔斋算学》本,有现藏北京图书馆的1867年金陵刊本和积山书局石印本,并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1882年江宁藩署刊本;《古今算学丛书》本,现藏北京、北大、清华、浙江、湖南各处的图书馆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猜你喜欢

  • 绿滋馆稿

    九卷。明吴士奇(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吴士奇字无奇,安徽歙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有《史裁》《明副书》等,已著录。此稿凡九卷,文八卷,诗一卷。四库总目编者评吴士

  • 销夏

    一名《销夏部》、四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此书杂录清胜之事,取其可以销夏者,编辑成帙。陈继儒在书首自序中说:“昔人避暑者曰:愿得泰岱之长松焉、潇湘之修竹焉、匡庐之飞瀑焉、太湖之明月焉、

  • 澄清堂帖

    十卷。不著刻者姓名。该帖以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为分卷标志,现仅存前五卷王右军书。由于该帖直到清乾隆时才有论及,明以前未见著述,故对该帖真伪各执一词。董香光等认为是南唐时刻,程南村则认为是宋人伪帖。据

  • 易纬乾元序制记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没有此书。马端临《经籍考》始见一卷。陈振孙因而怀疑此篇是后世术士附益之书。考此篇首简“文王比隆兴始霸”等等,孔颖达《诗疏》引之,作《是类谋》疏。又引

  • 尚书马氏传

    四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以前,宋王应麟尝有《古文尚书马郑注》之辑本,清孙星衍又对它进行过增补。《隋书·经籍志》载有《尚书》十一卷,马融注。《唐书·艺文志》又称“马融传十卷,书久佚。”马国翰所辑《尚书》

  • 说经补遗

    一卷。清韩泰青(详见《说经》)撰。本书是《说经》一书的补遗。所补的只有生成之义、阴阳之义、教育之义三篇。其论生成,认为生中自有成,成中自有生,援引毛奇龄之说,而又增加了主客多寡之义。论阴阳,认为阴阳如

  • 师竹堂集

    三十七卷。明王祖嫡撰。祖嫡字胤昌。信阳州(今河南信阳)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国子司业。历洗马,进侍读。此编卷首脱去李维帧本序文,计赋、词、赞,六卷,杂文三十一卷

  • 帝范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649)。为诫子政论之作。《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仪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

  • 元宵闹传奇

    二卷。明李素甫(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素甫字位行,江苏吴江人,生平不详。清无名氏《传奇汇考目》著录李素甫撰。明吕天成《曲品》未载,可能素甫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后人。此剧共二卷,二十七出,系演

  • 律吕新书

    二卷。宋蔡元定撰。元定字季通,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绍兴五年(1135)生,庆元四年(1198)卒。事迹具见《宋史·道学传》。朱熹称其律书法度甚精,近世诸儒皆莫能及。是书分两卷,一为律吕本原,凡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