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释文问答

周礼释文问答

一卷。清辛绍业撰。辛氏另有《周官旁求》一书,已著录。翁方纲主持重校卢抱经所校之《经典释文》本,辛氏分得《周礼》部分,因成此书。书前有辛氏自序。是书仅完《天官》,以下未见。然自序中言有《地官》“如此”条、《春官》“数谷”条,殆此书恐有缺佚。所作校订大抵依据《说文》,以定字之正俗通假。较重要的如:“胥”条,言郑玄读如“谞”,谓“其言才知为什长”。据《说文》“谓”在言部,“知也”,与郑(玄)注合。大行人注“冢胥”作“象谞”,可为“胥”音“谓”之佐证;“腊人”条,言“腊”原音“昔”,《说文》“昔”在日部,“干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故“干肉”为“昔”之本义,“古昔”为借义。今以“古昔”为专义,而“干肉”字从籀文作“腊”。古“昔”、“腊”本是一字;“劓”条,言据《说文》“劓”正文作“”,云“刑鼻也”,并引《易》“天且”为证,“劓”为“”之或文,而《易》文今改为“劓”;“刖”条,言《说文》“刖,绝也”,而足部之“刖”义为“断足”也,今一律用“刖”而不用“刖”表断足义;“所赒”条,言《说文》无赒字,古只作“周”,如《诗》“靡人不周”、《论语》“周急”、《孟子》“故周之”皆如此,从“贝”乃后人所加;“辟於”条,谓此字通假最多,大加引证。不足之处在于:对许多原文即如此及业经卢氏考正之字,一一补证其义,太过烦琐。有嘉庆辛未(1811)刊本。

猜你喜欢

  • 安陆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蒋炯、梅体萱修,李道平、李延锡等纂。蒋炯,字蒋村,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廪生,官安陆知县。梅体萱,字小素,号欢庭,江西南城人,进士,继蒋炯知县事。李道平,字远山,安陆县人,进士,官

  • 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传

    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

  • 红余诗词稿

    一卷。清谢香塘(生卒年不详)撰。约为道咸间人。浙江平阳人。谢青杨之姐。嫁同邑金氏,早寡。遗稿存诗八十五首,词五阕。诗笔清俊,力追古人。如《咏菊》诗云:“天意只教全晚节,人情竟说占秋光”,《月下观梅》诗

  • 镇江志

    ①二十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宋卢宪纂。卢宪,字子章,天台人。官镇江府学教授。嘉定六年(1213)修,此书成于作者任上。原书已佚,后有人从《永乐大典》内辑出。此志于六朝行政沿革和职官变更记之甚详,对古

  • 凤台县续志

    四卷,首一卷。清张贻琯修,郭维恒等纂。张贻琯字瑶卿,山东海丰县人,出身贡生,光绪六年(1880)任凤台知县。《凤台县续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此编基本依照林志体例。增续而成。于旧志诸类无可续者,

  • 传经表补正

    十三卷,附经传建立博士表 一卷。清汪大钧(生卒年不详)撰。大钧字仲虞,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平不详。本书为补正洪亮吉《传经表》而作。因为朱彝尊所撰《经义考》载有师承一门,实际上就是洪亮吉所本,但详

  • 医书纂要

    见《丹溪纂要》。

  • 仪礼纂录

    二卷。清李清植撰。清植字立侯,安溪(今属福建)人。康熙进士,官至三礼馆副总裁。李氏以郑(玄)贾(公彦)疏为主,对注疏所未安者,别下己意,折衷是非。如《冠礼筮·宾筮》“皆于祢庙门之外,并无告祢之文”,李

  • 粤台稿

    二卷。明谢少南(约1545前后在世)撰。谢少南,字应午,一字马槐,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与陈凤、高远、金大车等人在青溪结文会。嘉靖十一年进士,授南刑部主事。累官陕西提学

  • 圣求词

    一卷。宋吕滨老撰。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吕渭老;据嘉定五年(1212)赵师序,亦作滨老。二字形似,取义亦同,未详孰确。吕滨老在北宋末颇以诗名,赵师提及的《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