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辑闻

周易辑闻

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赵汝梅撰。汝梅字号、生卒年皆无考。《四库提要》谓其为商王元份之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经义考》引袁桷语也云,汝梅,善湘子,为宰相婿。卑退自修,精易象,有《易叙丛书》(即上三书)可传。官至户部侍郎,晚岁以理财进用失士誉。汝梅《自序》谓是编之作,缘于其父《补过》一书,逾二十载,因辑所闻于篇,“庶不忘先君子之孝,且以观吾过云。”考《宋史·赵善湘传》,善湘说《易》之书有《约说》八卷、《或问》四卷、《指要》四卷、《续问》八卷、《补过》六卷。知汝梅之学实出其父。其据《汉书·儒林传》称费直“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语,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入。又以系辞多称“子曰”,定为门人所记,非孔子之书。因此舍传,惟注经文。用王弼本,以彖传散附彖辞、小象散附爻辞。其以大象移于卦画之后、彖辞之前,以文言散附乾坤彖传及小象后,则出汝梅自创。王弼本虽移传附经,尚有“彖曰”、“象曰”、“文言曰”字样,以存识别。汝梅则并而去之、割裂颠倒,以致“经传混淆,茫然莫辨”,其法甚不可取。又每卦之中,皆以卦变立论,未免偏主一隅。尽管有此不足,《四库提要》对其评价仍不低,“其说推阐详明、于比应乘承之理、盈虚消长之机,皆有所发挥,不同穿凿。于宋人说《易》之中,犹为明白笃实。”《易雅》一卷,仿《尔雅》作。《自序》云:“《尔雅》训诂之书也,目张而汇聚读之,事义物理秩然。此则统释易之事义物理,俾便人之学《易》”。共十八篇,篇名为《通释》、《书释》、《学释》、《情释》、《位释》、《象释》、《辞释》、《变释》、《占释》、《卦变释》、《爻变释》、《得失释》、《八卦释》、《六爻释》、《阴阳释》、《太极名义释》、《象数体用图解》、《图书释》。包罗甚广、精义迭出,《四库提要》赞其“善于解纷”。《筮宗》一卷,《经义考》作三卷,盖原本题《释本第一》、《述巫第二》、《先传考》第三。朱氏以一篇为一卷,故有是误,四库馆臣有考。汝梅《自序》谓此书名《筮宗》,宗者,聚也。也即“筮之学聚此编”之意。书中论太极未判,则为阴为阳不可测,判则阴阳著矣。蓍未分,则为九六为七八未可辨;分则九六七八定矣。人心未动,则为吉为凶未可必;动则吉凶断矣云云。《四库提要》谓其推大衍之数甚明,辨诸家旧说甚有条理。《周易辑闻》六卷,今存最早刊本为明朱睦聚乐堂刻本,四川省图书馆藏,又北京图书馆有残本(存三卷,二至三卷、六卷)。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本四册,此即四库著录之底本。又《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收《周易辑闻》六卷,而不及《易雅》、《筮宗》二书。

猜你喜欢

  • 竹素堂藏稿

    十四卷。明陈所蕴(约1604年前后在世)撰。陈所蕴,字子有,上海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著有《竹素堂藏稿》。是集凡十四卷,杂文十一卷,诗三卷。前有王宏诲、陈文烛

  • 册封琉球赋帖

    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书。何绍基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书学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其小楷于清代除刘文清外。罕见匹敌。道光十

  • 孝经定本

    一卷。元吴澄撰。吴澄事迹详见《易纂言》条。该书以《今文孝经》为本,仍从朱熹《孝经刊误》的体例,分列经传。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而改易其次序。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

  • 三体石经时代辨误

    二卷(民国十四年排印本)。王照撰。王照字小航,号水东老人。此书成于民国十二年(1923)。当时三体石经刚从洛阳出土,学者们沿宋人之说,都称之为魏正始石经,这本是洪适《隶释》以来的定论。而王照信奉范晔《

  • 刍言

    三卷。南宋崔敦礼(生卒年不详)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南渡后,爱溧阳(今属江苏)山水,买田筑室以居。与弟崔敦诗同登绍兴进士第。官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崔敦礼喜好读书,经史百家无不通览

  • 横州志

    十二卷,清谢钟龄等修,朱秀等纂。谢钟龄,福建建宁(今福建建瓯)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九年(1744)任横州知州。朱秀,字蕊春,与谢钟龄同乡。此志为乾隆知州谢钟龄纂修,取前人陆公志稿,朱秀主

  • 律吕新书衍义

    一卷。清吕夏音(生卒年不详)撰。吕夏音字大昭,新昌人,雍正年间举人。是书取材于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并加以推阐。书中有五说六图,图后又附有论述和歌诀。他论律吕相生的次序,和蔡元定颇有出入。他自诩为发古

  • 书经说

    四卷。清陈世熔撰。此书说今、古文,认为古文并没有把《舜典》和《大禹谟》分开,今文也没有把《顾命》与《康王之诰》合在一起,这都是刘歆的《七略》把它们搞乱了。汉哀帝初年,刘歆领校秘书,阿附王莽,凡所窜改的

  • 释名疏证

    八卷。清江声为毕沅撰,署毕沅名。江声(1721-1799)字涛,后更字叔沄,晚年号艮庭,学者称艮庭先生。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精《古文尚书》、《说文》之学。一生不事科举业,晚年赐六品顶戴。尚

  • 燕几图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宋黄伯思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考证,黄伯思北宋人,其生卒年代与是书自序中所题的年代不符,序末的题名,以字为名,以名为字,尤其谬误,故编撰者认为是书“殆后人所依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