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解注传义

周易解注传义

四十八卷。清彭申甫撰。彭申甫字丽崧。湖南长沙人。道光乙未(1835)举人,候选通判。书中对李氏集解、王氏易注、程氏易传、朱氏本义的原文全部采录,并把陆氏《经典释文》、孔氏《周易正义》及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近代惠栋、张惠言、丁叙忠诸家易说中可佐证李王程朱四家学说的,也全部辑录,置于四家原文之后。间插己见,亦置于后。其上下经每卦下首列经文,次依列彖传、象传、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对所辑四家易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辨正。书后附有《集说》二卷,《图说辨正》二卷。《图说辨正》搜集汉儒之卦气、卦变、爻表、纳甲及宋儒之河洛先天后天图,对其进行考证,评介。《集说》则收有通书、定性节、西铭郑氏易赞、王氏略例,陆德明、李鼎祚、陈抟、程颐、胡一桂、何孟春等著作的叙论。可谓旁搜远绍,包罗弘富。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杨文靖年谱

    二卷。清张夏撰。张夏字秋韶,号菰川,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师事马世奇,后入东林书院,受业于高世泰。长期隐居菰川,终身不仕。推崇程朱理学,平生著述甚多,除本书外,尚有《洛闽源流录》、《锡山

  • 随园诗话

    十六卷。《补遗》十卷。清袁枚(1716-1797)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外任,历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知县,颇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

  • 周礼订本略注

    二卷。清廖平撰,其弟子黄熔笔述。此书卷前附有《周礼新义凡例》四十七条。卷一为《天官冢宰》,卷二为《地官司徒》,《春官》以下皆缺。此书不信《周礼》为周公所作,乃是七十子之传。以《周礼》为书传,如《王制》

  • 绩溪胡氏丛书

    四种,十八卷。清胡培系辑。胡培系字子继,安徽绩溪人。贡生,晚年以军功选授宁国教谕。光绪年间,胡元洁、胡晋牲欲汇集刊印先辈遗著,乃请胡培系主持编校。后因胡晋牲等先后去世,丛书只编成其中四种。有清胡培翚一

  • 战国人才言行录

    十卷。明秦瀹撰。瀹为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成书于隆庆年间(1567-1572),主要分类编次战国时代著名人物的言行事迹,自魏文侯起,至荆轲止,共149人。书中内容皆钞录《战国策》和《

  • 圣求词

    一卷。宋吕滨老撰。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作吕渭老;据嘉定五年(1212)赵师序,亦作滨老。二字形似,取义亦同,未详孰确。吕滨老在北宋末颇以诗名,赵师提及的《忧

  • 尚书补疏

    二卷。清焦循(1763-1820年)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主要著作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

  • 苍莨集

    二十一卷。清孙鼎臣(1819-1859)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善化(今湖南长沙)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为书论,其言明达适治体。以论事切深。时不能重用,告假归。孙鼎臣工诗与古文,有《畚唐

  • 明人丛刻

    二十种,二十五卷。明佚名编辑。本书汇辑南北朝、唐、宋、元以来诗话、词话等谈艺评文之作,主要有梁钟嵘《诗品》、明王世贞《诗评》、宋严仪《沧浪吟卷》、元陆辅仁《词旨》、明王世贞《词评》、《曲藻》、唐孟棨《

  • 福寿阳秋

    无卷数。清魏博(生卒年不详)编。魏博字约之,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的著述虽然是杂家之作,但内容比较新颖,有特点。《福寿阳秋》是魏博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采取前人格言编成,共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