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

三卷。清马国翰辑。龚自珍认为,孔壁中书固皆古文,然安国以今文读之,又与西汉之今文博士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孔安国是古文家的开山之祖,如此看来也难以名实相符。而王先谦则认为,孔子当时用古字来书写“六经”,不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实乃尊经之意。孔安国以今文读《尚书》,其古文的真本还是存在的。王先谦的说法是很对的。《后汉书·儒林传》称:“孔僖自其祖安国以下,世传古文。”是安国真本具存。杜林所得西州漆书一卷,虽非真本,疑与孔壁文字可互相参证,所以当时很受人们重视,惜乎今皆亡佚。陆德明云:“《尚书》之字,本为隶古。”(《经典释文·序录》)这说明当时的《尚书》文字,既然是隶写古文,则不全是古字。故宋、齐以后之旧本,已很少有古字了。其后,便有郭忠恕、薛季宣等人的伪书出现了。马氏所辑,殆有助于匡谬正伪。本书亦有玉函山房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春雨楼集

    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沈彩(生卒年不详)撰。沈彩,字虹屏,浙江长兴人,平湖庠生陆烜之侧室。清代文学家。工诗词,善文赋。主要著述有《虹屏近稿》,附于彭贞隐夫人《铿尔词》之后。《春雨楼集》,因得智永《

  • 春秋属辞辨例编

    六十卷。清张应昌(1790-1874)撰。应昌字仲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庚午举人,官内阁中书。他认为《春秋》属辞比事,不必立例而义自见。他将汉唐迄于清朝诸儒训释与群籍中涉及《春秋》的共四百余家

  • 平山文集

    八卷,《诗集》八卷。明何涛(约1540年前后在世)撰。何涛,字仲平,江西广昌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年(1525)举人。授安庆府推官,不久即弃去。著有《平山文集》。是集凡八卷。诗集亦八卷。何涛为人耿介,

  • 蛰云雷斋丛书

    十四种,四十九卷。清佚名编。此丛书未著编者名氏,收书以清代学者研究经史的著作为主,兼及杂家著述。其中以廖平、康有为二人著述最为重要。廖平治经前期倾向今文学,于今文学颇有贡献。康有为亦主今文之说,故二人

  • 金锁记传奇

    二卷。明叶宪祖(1566-1641)撰。宪祖字美度,一字相攸,号桐柏,别号六桐,又号榭园居士、榭园外史、紫金道人,浙江余姚人。系黄宗羲外舅,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四十七年(1619)进士。曾

  • 漫余草

    一卷。清王庭(1607-1693)撰。王庭,字言远,号迈人。嘉兴(今属浙江)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山西右布政使。六十一岁辞官,归乡闲居。王庭少年能诗,曾与堂兄王翃以诗唱和,颇得称赞。后宦游

  • 楚北江汉宣防备览

    二卷。王凤生撰。王凤生,安徽人,详见《浙西水利备考》条。魏源为凤生墓志云:其为学尤笃,好图志,故在河工,则檄取所属府州县地图,各系以利病,成河北采风录,及江淮河运各图。其在湖北,则有汉江纪程及此书也。

  • 古文尚书辨

    八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字湘谷,江苏丹徒人。有清一代攻击东晋伪《古文尚书》者固然不少,为其辩护者也很多,但辩护者也大都以卫道士自居,而谢庭兰则在为《古文尚书》辩护时得罪时君,故获罪。他在“自序”说:“

  • 紫峰集

    ① 十三卷。明陈琛(1477-1545)撰。琛字思献,福建晋江人。其著有《易经浅说》。此集初刻于嘉靖中,是其裔孙所重刻。共十三卷,文七卷,诗五卷,正学编一卷,末附以年谱。《明史·儒林传》附见《蔡清传》

  • 春秋三传揭要

    六卷。首一卷。清周蕙田撰。蕙田字蓉裳,玉峰(今安徽贵池)人,著有《五经揭要》,该书即其中的一种。《春秋三传揭要》共六卷,卷首罗列《春秋王朝世次》及《各国世次》,不入卷次。该书大体上是为士子应付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