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

十卷。清俞震(1710一?)撰。俞震字东扶,号惺斋,嘉善(今属浙江)人。性敏慧,自幼博览群书,兼工吟咏。后因多病,转攻医学,师事金钧(字上陶),得其秘奥,医病多获良效。俞氏广泛收集历代诸家方案,上至仓公,下至清叶天士,共六十余家,辑成此书。卷一至卷八为内科杂病;卷九为女科;卷十为外科和幼科。俞氏所编病证,基本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医案一千零六十余则,按语五百三十余条。每证之下,列各家医案,并对部分医案附注按语。按语对各家学术思想,析其异同,褒贬分明,结合临床经验,析疑解惑,指出辨证施治关键所在。书中取江瓘《名医类案》中部分医案,并参录其他有关医学著述,间或收采诸史传、说部、杂著中医案之有新意或立奇法者,以广读者见闻。所选医案一般以脉证俱全,辨证详明,有议论有发明者为依据。名医治奇病有奇验者,必亲眼目睹始载入其书,不以传闻为据。分证为类,每类多少不拘,以有心得为主。体例十分精慎,广载异闻,颇能启人智慧。俞氏此书,博中求约,每证酌采精要之案,或有同证异治,必发明其殊途同归之意,彼此参证以求真谛。于伤寒温热两病,剖析尤为精微,多为俞氏心中所悟。按语多注重说理,概括性强。对辨证治法,能“辨其真伪,别其是非,析其同中之异”,指出证治要领和案例特色。俞氏认为学习医案著作,能给医者治法之“巧”。他曾说:“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说明医生临证须多读医案,掌握若干巧治治法,以丰富治疗手段,提高临床实效。俞氏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此书在同类著作中具有较高水平,为研究前人医案较好的参考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光绪九年(1883)重刻吴江李氏藏版,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东海文集

    五卷。明张弼(1425-1487)撰。张弼,字汝弼,自号东海,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为兵部郎中,官至南安府知府,治绩着著。弼少善草书,鸣噪一时,为当时书法名家。著有《东海

  • 祝子遗书

    四卷。《附录》一卷。明祝渊(1614-1645)撰。祝渊,字开美,浙江海宁(今嘉兴)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初,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祝渊与刘宗周素不相识,上书救之。逮治

  • 大学示掌

    一卷。中庸示掌 一卷。清汤自铭撰。汤自铭,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是书首有秦宫璧、汤自超序及例言。所取范围狭小,语言简赅,以便随处展玩及临场检阅,故曰示掌。义理均遵《朱子章句》,间

  • 竹裕园笔语

    十二卷。清李曰涤(生卒年不详)撰。李曰涤字亦白,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明朝岁贡生。《竹裕园笔语》是李曰涤的一部杂编之作,此书以编聚其平生杂著为宗旨,一记述《迩言》一卷,都是辨论分析事理之谈。二记述

  • 大岳志

    一卷。明方升撰。方升,生平不详。大岳,又名太岳、太和山。即湖北均州之武当。相传为玄武修真之地。其崇奉自元代始。山上有五座名石碑。一为崇封真武诰碑。一为揭徯斯所撰宫碑。一为揭徯斯所撰瑞应碑。其余两座为戒

  • 绿波楼诗集

    十四卷。明张九一(1533-1598)撰。张九一,字助甫,号周田,河南新蔡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世贞诗亦谓吾党有三甫。即余日德(德

  • 四书标题

    十九卷。宋熊禾撰。禾别有《勿轩集》,入四库别集类。是书首题《朱子章句集注》,建安后学熊禾标题。凡《大学》一卷,《中庸》缺,存《或问》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全书刻朱注,《大学》、《中庸》后有

  • 大事记续编

    七十七卷。元末明初王祎(1322-1373)撰。祎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元末隐居青岩山著书。朱元璋取婺州,召为中书省掾史,与宋濂并誉为“浙东二儒”。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洪武二年(

  • 大学决疑

    一卷。明释德清撰。是书只取经一章,对朱注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作解,其涉疑处则设问答以解决。是书参杂两宗,不袭恒解。如说“明明德”,称第二个明字乃光明之明,是指自己心体;第一个明字有两意,若就明德而言,

  • 论世八编

    十二卷,清华庆远撰。华庆远,无锡人。该书辑前人论古之说,按时代区分。卷首有四篇自序,初序作于崇桢十三年(1640),再序作于崇桢十七年(1644),三序写作年代是顺治六年(1649),四序为康熙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