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小史

历代小史

一百零六种,一百零六卷。明李栻编辑。李栻字子敬,一字孟敬,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隆庆五年(1571)由肥县知县选河南道御史,万历元年(1573)为湖广巡按,后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著有《困学纂言》。《历代小史》当刻于隆庆五年至万历九年(1581)之间,丛书汇辑古今著述共一百零六种,主要有宋罗泌《路史》、晋王嘉《王子年拾遗记》、汉刘歆《西京杂记》、汉班固《汉武故事》、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唐刘餗《隋唐嘉话》、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宋陈彭年《江南别录》、宋张唐英《蜀梼杌》、宋周必大《玉堂杂记》、宋钱惟演《钱氏私志》、宋杨万里《挥麈录》、佚名撰《朝野佥言》、宋周密《齐东野语》、宋岳珂《程史》、宋叶隆礼《辽志》、宋宇文懋昭《金志》、元郑元祐《遂昌山樵杂录》、明皇甫录《皇明纪略》、明陈洪谟《继世纪闻》等等,每种各一卷,书前有李栻同年进士陈文烛序。该丛书所收诸书并非全属史部书,又多割裂不全,如《辽志》、《金志》、《松漠纪闻》等皆为节本。丛书前无范例,不言编辑之宗旨。《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论说:该书“较《古今逸史》,不如远甚,盖赵本武弁,倩幕僚所为,漫无采择,即行付梓。此盖出于依附风雅者流,不足深责者也。”今存善本为明万历年间刻本,有两种版式,分别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

    二卷。清释净溥编。净溥里籍、生卒年等均不详。兴善寺在嘉兴府东南秦溪之上。是集凡二卷,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有明大学士吕原记称:“寺创自梁天监二年,至周显德年间,坦法师开山为‘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

  • 夷齐考疑

    四卷。明胡其久(生卒不详)撰。胡其久,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人。明隆庆年间(1567)举人,官至陇南知县。当时世间所传伯夷、叔齐的事迹、世系、名姓、字号大都出自《韩诗外传》或《吕氏春秋》,并各有附会增

  • 礼说略

    三卷。清黄以周(详见《礼书通故》)撰。此书实即《礼说》之初稿。《礼说》共计七十五篇,此书仅四十四篇。但此书中有六篇是《礼说》中没有的:《五门》、《九拜》、《立马从马》、《六尊》、《冕弁服》、《慈母服》

  • 盐法议略

    一卷,清王守基(?-1873)撰。王守基,河南密县人。咸丰进士。官陕西司员外郎、云南司郎中。曾先后在山东司治事二十年。是书前有潘祖荫序言,说:“盐法综于山东司,故君于盐务尤习,钩扶发摘,洞悉利弊,综《

  • 伏羲图赞

    二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诸生。投俞大猷麾下,官至蓟镇游击。富于藏书,多著述,尤精音韵之学。该书上卷对奇偶之数,皆以黑白为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皆规

  • 鄞县志

    七十五卷。清戴枚修,张恕纂。戴枚光绪初年任鄞县知县。此志为同治十三年(1874)修,稿本,全书七十五卷,目为建置表、星野、疆域、风俗、乡里、城池、公署、坊表、山川、水利、户赋、学校、书院、兵制、海防、

  • 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

    一卷。清邱嘉穗撰。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上杭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至善县知县。此书大旨谓《大学》“格致”一传,本来没有阙佚,不过是出现了错简而已。因此,不仅朱熹所补为误

  • 校定皇象本急就章

    一卷。清钮树玉(1760-1827)撰。树玉字蓝田,号匪石山人,江苏吴县人。其生平著述,详见《说文新附考》。嘉庆十六年(1811)树玉发现元赵孟頫的正楷写本和明仲温的摹宋石本,皆出于皇象本,以之参校而

  • 新本郑氏周易

    三卷。清惠栋(1697-1758)编。惠栋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惠士奇次子,因其父号红豆先生,人称其为小红豆先生。幼年曾随父视学粤东,后家道中落,授徒自给,常陷于饥寒。为清代著名学者,

  • 建康志

    五十卷。马光祖修,周应合纂。马光祖,字华父,号裕斋,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进士,宝飏三年(1255),以宝章阁直学士安抚使来任建康知府,开庆元年(1259)以资政殿学士安抚使再任,景定间又以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