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唐书

南唐书

①三十卷。宋马令撰。马令是江苏宜兴人。陈振孙在《书录解题》中记载马令曾有自序称祖父为太博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唐故事,故辑成《南唐书》。但该自序后佚失不见。《南唐书》首为《先主书》一卷、《嗣主书》三卷、列后妃公主而附录列女二人;《次宗室传》一卷、列楚王景迁等十二人,而从度、从信二人有录无书。其余有《义养传》一卷、《列传》四卷、《儒者传》二卷、《隐者传》一卷、《义死传》二卷、《廉隅传》、《苛政传》二卷《方术传》一卷、《诙谐传》一卷等等。该书欲规仿五代史记,颇类效颦,且于诗话小说不能割爱,亦不免芜杂琐碎。比之于陆游重修本,多有不及。但马令书法谨严不苟,亦有一定功劳。此书有《墨海金壶》本、《述古丛抄》本、《藏修堂丛书》本、《芋园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② 十八卷,音释一卷,宋陆游撰。陆游(1125-1210)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二十四(1154),应试礼部,因论恢复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陆游出任枢密院编修官并赐进士出身。乾道间入蜀为夔州通判,先后为王炎及范成大幕僚,居蜀八年东还,历提举福建、江西。嘉泰间,召入修孝、光两朝实录,书成后升宝谟阁待制,即致仕归家。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雄浑豪放而沈郁顿挫,多以表达力主恢复大宋江山的爱国热情为主。他的词熔纤丽与雄健于一炉,亦自成一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撰修《南唐书》的在宋初有六家,大都十分简略。后来又有三家,胡恢、马令、陆游各成一家,现唯存马、陆两家。陆游的《南唐书》尤简核有法,元天历初年,金陵人戚光为之做“音释”一卷,程塾等校刊。书中陆游于烈祖、允宗、后主皆作《本纪》,且于烈祖论中引苏颂之言,以《史记·秦庄襄王、项羽本纪》为例。该书流行的版本为毛晋汲古阁本。另有《秘册汇函》本、《陆放翁全集》本、《述古丛抄》本、《南唐书合刻》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芋园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等。

猜你喜欢

  • 大同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辅宏修,王飞藻纂,文光校补。吴辅宏,安徽歙县人,出身贡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大同府知府。文光字华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大同知府。该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

  • 黄梨洲年谱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

  • 东洲集

    二十卷。明崔桐撰。崔桐,字来风,浙江海门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编修。武宗议南巡,上疏力谏,被廷杖。嘉靖中,终礼部右侍郎。桐事迹附见《明史·舒芬传》,桐与芬俱以疏谏南巡廷杖故。

  • 清漕运全书

    九十六卷。载龄等奉敕修。载龄,见《户部则例》。是书卷一至卷八为漕粮额征,卷九为征收事例,卷十至卷十五为兑运事例,卷十六为白粮事例,卷十七至二十为通漕运艘,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督运职掌,卷二十四至二十六为

  • 湖北下荆南道志

    二十八卷。清鲁之裕修,靖道谟纂。鲁之裕,字亮侪,安徽太湖人,官安襄郧下荆南道。靖道谟,字果园,湖北黄冈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下荆南道,清初辖襄阳郧阳二府,雍正十三年(1735)

  • 南北两宋志传

    二十卷一百回。明熊大木(详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南北宋分叙,各十卷五十回,亦有刊本不分回。《南宋志传》所写并非南宋之事,而是叙述五代时后唐年间石敬瑭出身至宋开国、破金陵灭

  • 盐政志

    十卷。明朱廷立撰。廷立,字子礼,号两崖,通山(今属湖北省)人,嘉靖癸未进士,早年受学王守仁,督北畿学政时提倡正学,精于藻鉴,人称朱夫子。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盐政志》、《马政志》、《家礼节要》、《两崖

  • 校注字鉴

    五卷。清方成珪(生卒年不详)撰。成珪字国宪,号雪斋,瑞安(今属浙江)人。嘉庆戊辰(1809年)举人,历官海宁州学正,宁波府教授。精小学,尤嗜校雠古籍。是书系考订元李文仲《字鉴》之作。参照钱馥校本,每字

  • 心传录

    三卷。《日新录》,一卷。南宋于恕(生卒年不详)编。于恕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于恕自序,可知其为张九成的外甥。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游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