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

北宋椠春秋公羊疏残本校勘记

一卷。刘承干(1881-1963)撰。承干字贞一,号翰怡,别署求恕居士,浙江上虞人,迁居上海。喜校刻古书,刊有《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留余草堂丛书》、《希古楼金石丛书》等,编有《明史例案》、《南唐书补注》、《王文敏公遗集》、《辽东三家诗抄》等。早先吴兴人蒋孟苹从北京得到北宋椠《春秋公羊传疏》,一时学者叹为珍秘。刘承干将该书借来抄录一本,刻入《嘉业堂丛书》中。该书不著撰人姓氏,据北宋人董逌《广川书跋》,知为徐彦作,不详其时代。清代学者俞樾《茶香室经说》断定徐彦为唐人。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并作三十卷,而此本仅存七卷,且七卷之中又有残缺,首尾完具者不过四卷。刘承干依宋刻行款重刊,又取阮元《十三经注疏》本进行互校,分条札记,撰成《校勘记》一卷,附在全书之后。他对书中的缺字、缺行以及半页、全页之佚,都加以校订,并考证此本与通行本的异同。辨别是非,有条不紊,对研究《春秋公羊传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医诂

    见《医故》。

  • 道山新闻

    见《道山清话》。

  • 楚辞音

    一卷。隋释道骞(生卒年不详)撰。《隋书·经籍志》叙曰:“隋时有释道骞,喜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周祖谟《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考证道骞乃智骞。其根据

  • 楚游纪略

    一卷。清王坛撰。王沄,字胜时,华亭人。著有《瓠园集》,是当时博学多闻之风雅士。其先后与好友林安国、徐野游武昌,登黄鹤楼。不久,叶毓荣因湖南之役,得登南岳。叶毓荣,清初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顺治间补刑部

  • 养吾斋集

    三十二卷。元刘将孙撰。将孙字尚友。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父刘辰翁的文名擅于宋末,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吴澄为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为尚友之文,如苏询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

  • 绣墨轩诗词

    二卷。清俞庆曾撰。俞庆曾,生平不详,字吉初,浙江德清人,俞樾之孙女,宗舜年之妻。清代词人。此书与俞绣荪《慧福楼幸草》、许之雯《缃芸馆诗钞》合订册。书前有俞陛云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夫宗舜年为之跋语。共收诗

  • 闲家类纂

    二卷。清彭绍谦(生卒年不详)撰。彭绍谦字济光,长州(今云南嵩明县)人。乾隆丁卯年(1747)举人,官至曹州府桃源同知。《闲家类纂》是彭绍谦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编辑治家格言,分为十类。一、敦伦,二、培本

  • 国史补

    见《唐国史补》。

  • 广月令

    三卷。后集,二卷。王勋、王璞撰。王勋,字日放,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王璞,字伯怀,勋子。父子二人,均明末人。其书先是王勋编纂,后集则由王璞增补。该书采缀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编录之中,却

  • 皇明开运英武传

    八十回。不题撰人。据明沈德符《野获编》云,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持此说。另说为徐文长撰。作者究为何人,尚属疑案。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约成书于明代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