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古文今文考

仪礼古文今文考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原名炎,字焕若,号东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监察御史。初学诗于沈德潜。奉职三十余年,退而闭门专治经学,亦通音韵训诂。著有《骈字分笺》、《续方言补正》、《说文古语考》、《礼记古训考》、《周礼古书考》、《仪礼古文今文考》、《清河偶抄》、《稻香楼集》等。此书按照经典释文,引用郑氏的《六艺论》,又参考了孔氏壁中古文礼五十六篇、《后汉书·儒林传》、高堂生传礼十七篇和博士孔安国所献古经五十六篇。郑玄本来演习小戴礼,后来用古经对其进行校正,择取其中的义长者,因此形成郑氏学。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之礼就是《仪礼》,《汉书》所谓的戴德作《大戴礼》,戴圣作《小戴礼》,庆普作《庆氏礼》,三家都立有博士,实际上都是《仪礼》。胡氏《今古文疏义》,郑注所谓的经文,乃是《小戴礼》,所谓的古文,就是前书所云出于淹中的古经。郑君作注时参用二本。是书在《三礼郑注考》的序中,对著述本旨加以发明,以为古文与高堂生所传者相同,而字多不同。郑注每云古文作某,今文作某,礼出自群儒,有的字同义异,有的字同音异,郑注都加以引证,或者用今文对其进行替换,仍载古文古音,不轻易一字。这里对其加以考证。是书在《士冠礼》,首先是西闑外注,古文闑为;至章甫注,甫或为父,今文为斧。《士昏礼》首先是当阿注,今文阿为庪;至某一得为婚姻之故注,古文曰外昏姻。《士相见礼》首先是左头奉之注,今文头为脰;至宅者注、草茅之臣注,今文宅或为讬,古文茅作苗。《乡饮酒礼》首先是宾厌介注,厌今文皆作揖;至阶间缩霤注,古文缩为蹙。《乡射礼》首先是宾厌众宾注,今文皆曰揖众宾;至大夫射则肉袒注,今文无射。《大射仪》首先是参七十、干五十注,参读为糁,干读为豻;至司马师命获者注,今文无司马。《观礼》首先是天子赐舍注,今文赐作锡;至祭地瘗注,古文瘗作殪。《丧服》冠六升、衰三升注,升字当为登,冠布缨注,今文无冠布缨。(按《丧服》是书只二条。)《士丧礼》首先是缀足用燕几注,今文缀为对;至某曰以注,古文曰为日。《既夕》首先是设披注,今文披皆为藩;至设衣挞焉注,今文达为铦。都一一录出,可惜的是疏证太少,不能象胡氏承珙、徐氏养原有那样多的发明。《士相见礼》中的“遍尝膳”注,今云呫尝膳。引用《释文》、《穀梁传》,未尝有呫血之盟。呫是尝的意思。《乡饮酒礼》遵者降席东南面注,今文遵为僎。引用《礼记》冠义注,古文礼僎皆作遵之类。但是仅有数条,如果原注字同而见于数处者,则在初见备录,也省略繁文之意。其别有引证的,于《聘礼》引用《曲礼》郑注,《聘礼》今天仍存,若所谓《有司彻》,以根据石经诸本,皆无“彻”字,此字是衍文,涉下而讹。胡氏《正义》谓郑《目录》云《有司彻》,则郑本有“彻”字,今仍之。胡氏既根据郑《目录》没有删除“彻”字,似乎程氏近于纂改经目,不能以它为标准。此书有程际盛全集本。

猜你喜欢

  • 字略

    一卷。北魏宋世良(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辑。世良字元友,广平(今属河北)人,官至清河太守。《北史·宋世良传》云:“世良强学,善属文,撰《字略》五篇。”《字略》早已亡佚,《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

  • 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五卷。宋杨士瀛(详见《仁斋直指》)撰。此书又名《仁斋小儿方论》,专论小儿诸证。书中首先阐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征,然后载列小儿惊风、中风、疳、积、伤寒、咳嗽、脾胃病、丹毒、疮疹、杂病等证治及方药。

  • 淄川县志

    八卷。清张嵋修,唐梦赉纂。张嵋字石年,仁和(今杭州)人,贡监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淄川县知县。唐梦赉详见康熙《济南府志》。康熙初年,邑人司寇高珩,因病居家,恐邑志阙失,乃邀唐梦赉及毕际有、袁藩

  • 车营叩答合编

    四卷。明孙承宗(1563-1638)等撰。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登进士第二人,授编修,进中允。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

  • 式训堂丛书

    第一集十四种四十二卷,第三集十二种五十三卷。清章寿康编。章寿康字硕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初年是张之洞的谋臣。喜欢研究古籍和金石学,年轻时,跟随父亲到四川,就开始以刻书为事。后来,章

  • 熬波图

    一卷。元陈椿撰。椿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平未详。此书为元统中作者为下砂场盐司时,据旧图补成。分“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等47图,每图各有说明,并附以诗。凡晒灰打、运薪试运等方法具载。诸

  • 别雅

    五卷。清吴玉搢撰。吴玉搢(1699——1774)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又号钝根。江苏山阴(今江苏淮安县)人。于仕途不遇,晚年方得贡生,授凤阳府训导。生平究心金石、文字之学。尚著《说文引经考》二卷、

  • 重学

    十七卷首一卷。英国胡威立(生卒年不详)撰,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口译,海宁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笔述。所谓重学,今称为力学,又名机械学。西方力学传入中国,首推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15

  • 郊特牲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

  • 文源

    十二卷,附录二卷。近代林义光(生卒年不详)撰。义光字药园,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林氏认为《说文解字》只就篆字说解,不足以探文字制作之原,因采辑钟鼎遗文,审察六书,以定诸字之本形、本义。是书前为林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