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仇池笔记

仇池笔记

二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亦为读书笔记及所见所闻之记录,是《东坡志林》姊妹篇,体裁、宗旨皆相同。《四库全书总目》疑其书为“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云:杜甫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甚村陋也。绝不标其本题,又不举其全句,其为偶阅杜诗,批于致远终恐泥句上之语,显然无疑。他可以类推矣。又如蒸肠诗一条,记醉僧事;及解杜鹃诗一条,解杜鹃有无义,亦皆不类轼语。疑并有所附会窜入。”其实,其书与《东坡志林》手稿一样,皆为苏轼生前手录之文。后人于苏轼死后,争相搜录其文以刊行,因搜录其文者不同,故出现《东坡志林》卷数不一,又出现《仇池笔记》一书之状况。《仇池笔记》共一百三十八条,与《东坡志林》重复三十六条(一说三十七条)。所记内容亦十分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制度风俗、轶闻时事、山川风物、佛道修养等各个方面,以记身边琐事及诗文评述为主,足资治史者参考。此书不知何时刻板刊行,收入曾慥《类说》,明万历年间赵开美从《类说》中辑出,凡书中所记与《东坡志林》互见者,但存标题,下注“见志林”字样。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宋人小说》、《弢园丛书》作二卷,《唐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作一卷。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以1911年商务印书馆印本(原本为赵开美刊本)为底本,参以他书,重新点校注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其与《东坡志林》合为一书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太平总类

    见《太平御览》。

  • 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一卷。梁释智恺(535586)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

  • 同文尚书

    三十一卷。清牟庭撰。牟庭原名牟廷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县)人,乾隆乙卯科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牟庭的这部《同文尚书》,以今、古、真、伪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释疑辨惑,正伪补阙,并利用自己深

  • 肃雍集

    一卷。元郑允端(1327-1356)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元末张士诚居平江,允端家破,贫病悒悒而卒。此集为同郡施伯仁辑其遗稿而成。钱塘钱帷善,青城社寅为作前后序。明

  • 诗经异文补释

    十四卷。清张慎义撰。张慎义字淑威,号芋圃。《诗经异文补释》最初的名称为《诗考异》,后来因为同李富孙所著的《诗经异文释》的体例相近,张慎义在对《诗考导》重新编辑后,改书名为《诗经异文补释》。书中所标出的

  • 小国春秋

    一卷。清焦袁熹(1661-1736)撰。袁熹字广期,号南浦,清江苏金山(今上海金山)人,康熙丙子(1696)举人。曾协助王鸿绪撰《明史稿》,后以议不合离去。著有《此木轩全集》等。他取《春秋》中邾、莒、

  • 渐学庐丛书

    第一集十五种,七十五卷。清胡祥编。胡祥生平事迹不详。此丛书收录清代讲述边疆历史地理的著作,书前无序言,目录、编次混乱。书中所收如吴桭辰《宁古塔纪略》、沈垚《西游记金山以东释》等著作,已见于《昭代丛书》

  • 等音

    一卷。清马自援撰。详见“等音声位合汇”。是书有单行本,刊入《花薰阁诗述》,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序刊本。

  • 周易学统

    九卷,清汪宗沂撰。汪宗沂字仲伊,号溲庐处士,光绪进士,曾官山西知县。研精礼经,洞悉乐吕,著述颇丰。作者认为至东汉时《易》经已成残书,后世如程朱所述之易皆残缺不全,有失易旨。故汪氏广辑汉人论易引易之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