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传疑纂

书传疑纂

八卷。清戴钧衡撰。本书没有序例,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以及与之相左的诸家之说,戴氏感到疑而未安的,则援引他说以证之,有些地方则直陈己见,以求其是,补《书传补商》之不足。比如其中解说“肇十有二州”,认为分九州为十二州,并不是从舜开始的,戴氏曰:“肇者,正也,非始之谓,所以正其经界也。当尧之时,天下盖已十二州,州各有牧,故曰十二牧。其故或因疆域之广,非一牧所能理,遂于一州而立二牧,或三牧焉。牧既十二,而州之称遂因之,实则未尝改也。禹仍治此十二州之水,而揭九州之名,乃其成功作《贡》,仍止于九。而《益稷》篇犹言州十有二师,可以互证。”戴氏此说甚是。本书其他各处,间有新说。然戴氏为治宋学者,又深信伪《古文尚书》,且喜征引之。不信《孔传》,又谓其有可取之处。戴钧衡治经虽不尽为宋儒之学,但有时为了能自圆其说,不惜抹煞经传,而强为之说,则宋学之通病矣。本书今存世者为原稿本。

猜你喜欢

  • 毛诗拾遗

    一卷。晋郭璞(276-324)撰。清马国翰辑。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高才,名冠一时,好阴阳卜筮之术。晋元帝时为著作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王敦平定后,追赠弘

  • 中庸直指

    一卷。明史德清撰。是书无序例。诂义精确,多有胜于旧解的。其说修道之谓教,称上古之人性醇德全,无有一毫外慕,俱在大道化育之中,故不用教。及至中古,人心渐凿,知身可爱,性被物染。凡所作为不依性而依情。情则

  • 春秋合题著说

    三卷。元杨维祯(1296-1370)撰。维祯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山阴(今浙江山阴)人。元末文学家。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后任江西儒学提举,避兵未上,浪迹浙西山水间。明初召诸儒考礼乐,于洪武

  • 拜石山巢诗钞

    八卷。清陈光绪(生卒年未详)撰。陈光绪,字子修,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其事迹不详。卷首牛坤序称:“予偶游济南于广座中,见陈石生司马爱其书味盎然无风尘气,询之同人,知为循吏而不知其为诗。及投予游龙洞佛峪

  • 中西纪事

    二十四卷。清夏燮(1800-1875)撰。夏燮,字谦甫(父),一字季里,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安徽当涂人。道光举人,历职安徽青阳、直隶临城训导,湖南安仁知县。咸丰年间充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承父学,慕

  • 汎引诗纬

    一卷。清乔松年辑。该本所收有“天下和同,天瑞降,地符升”条、“齐数好道,废义简礼”条、“陈王迹所起也”条、“君子悉心研虑,推变见事也”条、“阳本为雄,阴本为雌,物本为魂,雌雄并行,三节而雄合物魂,号曰

  • 尚书顾命残本

    一卷。此为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尚书·顾命篇》残卷,从“末命女”起,到“盥异”止,一共只有九行,可能是唐代卫包改字之前的古本,其中“”、“誉”、“”、“”、“行”、“”、“启”等字,都很象是隶古定的遗字。

  • 续补侍儿小名录

    一卷。宋温豫(生卒年不详)撰。温豫字彦几。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温豫因为王铚所著《补侍儿小名录》仍未详备,于是续补此书。共二十九事。其中成风一条,是谥而非名。温豫引事时增改亦有不当之处。有稗海万历

  • 长白山记

    一卷。清刘建封撰。长白山,高约三十里,范围约二百四十里,土少沙多,海浮石居其半,树木不生,四季积雪,四时望之长白,故名长白山。光绪三十四年(1908),刘建封与郡守李延玉等,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托,勘

  • 蝶几图

    一卷。明严澄(详见《松絃馆琴谱》)撰。是书是据《燕几图》变通而成。《燕几图》以方几长短相参,是书则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几案形状如蝶翅,所以叫蝶几。其式有三,其制有六,其数有十三,其变化之式共有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