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说

九经说

十七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学者称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官主事,历官兵部主事、礼部、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职,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庐州府志》、《江宁府志》等书。自告归后,主讲江南、梅花、紫阳、敬敷、钟山等四十余年,桃李众多。姚鼐早年从师世父姚范和刘大櫆。工为古文,创桐城学派,所作文高深简古近于司马迁、韩愈,清丽流畅又近于欧阳修、曾巩。治经博采汉儒之长,而折衷于宋,以程朱为宗。认为孔子没而大道微,在秦朝焚书灭学之后,汉儒各有师承,而通儒又能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长去短,使孔子之道不致中断,功不可没。东汉以后,杂以谶讳;魏晋之间,徒尚空谈,以清言为高要,以章句为尘垢;唐一统天下,兼集南北众长,定为义疏,明确统贯,而所取或是或非,未能折衷;赵宋之世,程朱继出,颇得圣人精深之旨,群经略有定说,且修己立德,践行其言,因而为后世仰慕,纷纷从而宗之。元明之际,著为功令。当明朝佚君乱政屡兴,士大夫却能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代久而后亡,都是宋儒论学之功。因此,姚鼐对那些想要舍弃程朱而独宗汉儒的学者,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极力主张“义理、辞章、考据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辞有所附,考据有所归”(《清儒学案·惜抱学案》)。除本书外,所著尚有:《三传补注》三卷、《老子章义》二卷、《庄子章义》十卷、《惜抱轩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书录》四卷、《法帖题跋》一卷、《笔记》十卷、《左传补注》一卷、《公羊传补注》一卷、《穀梁传补注》一卷等,编有《古文辞类纂》四十八卷。本书是姚鼐解经著作,撷取儒家经籍中有关内容,列为专题,考证其实,辨析其义,阐发其理,对前人所述择善而从。序目后有陶定申所作记。全书包括《易说》二卷、《书说》四卷、《诗说》一卷、《周礼说》三卷、《仪礼说》一卷、《礼记说》三卷、《春秋说》一卷、《论语说》一卷、《孟子说》一卷。所取属某经某条,则在该经名及条目下加一“说”字,即作为其专题,每经先概述该经源流,包括传卷分合,诸儒研究概况。每经数条或数十条不等,先举各家传说于前,次参己说于后。各说对汉儒传注与宋儒义理兼收并蓄,遇有疑点则择善而从。如《尚书说》多采程朱之说,同时指出程朱某些见解来自汉魏学者,又认为今所传古文《尚书》,朱熹最先发现其假,后人循此考寻,到阎百诗等人,尽发臧证,是非大明。不同意那种既认为伪古文《尚书》不是真本,又承认其所说之理惬当的观点。《荡荡上帝说》认为,朱熹不用旧说,意似迂曲,且与诗意不贯,不如《毛诗》所说贴切。《公子有宗道说》认为郑玄说经,已得其义,但宋儒不能详其本义,舍弃郑玄以致于妄。《诗说》论《关雎》篇,认为朱熹《诗集传》以为宫人美后妃之诗,确不可易。其《易说》专以程朱为宗,如《翰音登于天说》,程说登于天的,是其声音,朱说鸡称“翰言”,句意是鸡要登天。姚鼐认为以程说为是,而程朱之说实出自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姚鼐上溯李书,下考程朱本义,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择善而从。本书以征实获得学术界好评。陈澧曾称:“姚姬传《九经说》,实有家法,过望溪远甚,虽学海堂《经解》不收,要自可传。”有《惜抱轩全集》本,同治本,光绪本,民国本。

猜你喜欢

  • 亢仓子注

    九卷。唐何粲(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明黄谏(其人不详)音释。《亢仓子注》,又称《洞灵真经注》。此书旧本题何粲撰,不著时代。据唐柳宗元《读亢仓子》称“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

  • 删定四分僧戒本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删定四分僧戒本》作于贞观二十一年(647),是在姚秦时佛陀耶舍译《四分律》六十卷。南朝法聘律师疏文和隋代法愿所疏的基础上,参互三本,校正通会而撰

  • 苍溪县志

    十五卷,民国熊道琛、黄元新修,李灵椿纂。黄元新,成都人,曾任苍溪县长。李灵椿,古汉人。辛亥革命后,苍溪旧志大多毁于战乱。黄元新知县事后,力主再修志,别具苦心。其多方搜考,几经波折,终成兹编。《苍溪县志

  • 煨柮闲谈

    一卷。清代奕赓(生卒年不详)撰。奕赓别号鹤侣氏,自号墨香书屋主人,清宗室皇族近支,官至三等侍卫。此书用“煨柮”作为书名,是取古嵩山题壁诗:“茅火虽盛,起空,炉煨榾柮,可以久暖”的诗意。此书多记载清室朝

  • 樗茧谱

    一卷。清郑珍(1805-1864)撰。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人。乾隆年间,郑珍家乡的地方官从外地引进山蚕种,在当地推广养蚕,效果颇佳。郑珍了解了整个推广过程,著成《樗茧谱

  • 清梦庵二白词

    五卷。清沈傅桂(约1840年前后在世)撰。傅桂字闰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清梦庵”为其斋名。《清梦庵二白词》总目列分为:《莺天笛夜新声》、《今雪雅余》、《兰骚剩谱》、《小临邛琴弄》、《

  • 螺峰说录

    一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认为道德智能高,学识渊博的圣人深知生死存亡的奥秘。乾道变化,完美的人希望人性善良,恪守人伦纲常的人愿人性善良,只有为善之人,才会有美妙的来世。先舒欲主佛教之说,却

  • 海涯集

    十卷。明顾磐(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顾磐,字子安,南直隶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正德八年(1513)举人。著有《海涯集》。是集凡十卷,诗四卷,文六卷。而以诗余附于诗后。其集诸文大致以流利为主,不为诘

  • 绿杉野屋集

    四卷。清徐以泰(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徐以泰字陶尊,德清(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1757)官阳曲县知县。徐以泰工诗。其诗皆早年所作,故骨格未就,而时有隽句。该书《四

  • 宇宙趣谈

    一卷。英国瑞思义(详见《科学趣谈》)、上虞许家惺同译。《宇宙趣谈》同瑞思义翻译的《科学趣谈》一样,也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人在宇宙天体方面的重要发现,两部书的体例相同,也是选译本。《宇宙趣谈》概要地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