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书孤存

乐书孤存

十二卷。朝鲜丁若镛撰。若镛有《易学绪言》凡十三卷,其生平事迹见该条。此《乐书孤存》收于其《与犹堂集》中,即第106卷至117卷。据其自序,知此书系作者居于茶山时口传,门人李笔受之。该书就声律之制作、异同、沿革、谬误等,加以疏理,或引据古经,或参以旧说。如据《尚书·尧典》、《孟子》论六律与五声之不同,又据《大师章》论六律本起于钟声,及论钟磬、埙鼓、琴瑟、笙笛等。其论未必尽得古乐之真,然大抵皆有依据,今天仍有参考价值。今存写本,藏于朝鲜奎章阁。

猜你喜欢

  • 公羊逸礼考征

    一卷。清陈奂(详见《诗毛氏传疏》撰。陈奂少从江沅游,通六书音韵,师事段玉裁,治《毛诗》、《说文》,又与高邮王引之、王念孙父子交游。陈奂是清代学者中治《毛诗》最有成就者之一。他还精通礼学,认为论礼当追溯

  •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

  • 廉平录

    五卷。明傅履礼、高为表(生卒年俱不详)同撰。傅履礼题长芦盐运司知事,高为表题沧州学正,其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五卷,采辑前代至明代事迹,分类编辑,其中廉录三卷,分卿相、馆阁、宪台、省郎、监司、守令、武臣

  • 心经

    一卷。南宋真德秀(详见《大学衍义》)撰。此书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均给予著录,但书名题《心经法语》,是一书而两名。其内容为集录“圣贤”论“心”的格言,而以诸家的议论为其作注,

  • 蜃中楼

    清李渔(详见《闲情偶寄》)撰。此剧写东海龙王之女,与洞庭龙王之女,本系堂姊妹,张羽与柳毅为友,洞庭女在蜃楼上与柳毅订婚约,柳且为东海女推荐张羽。后洞庭女为叔父钱塘君错配泾河龙王之子,洞庭女誓死不从。泾

  • 续藏书

    二十七卷。明李贽撰。是书接续《藏书》,辑明初以来事业较著者立为传。主要分开国名臣。开国功臣、逊国名臣、靖难功臣、内阁辅臣、勋封名臣、经济名臣、理学名臣、忠节名臣、孝义名臣、文学名臣、郡是名臣诸目,但所

  • 白露山人遗稿

    二卷。明黄傅(约1460-约1499)撰。黄傅,字梦弼,自号白露山人,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终监察御史。著有《白露山人遗稿》。是稿收诗、文各一卷,因其住所在兰溪县白露山

  • 说文答问疏证

    六卷。清薛传均(1788-1829)撰。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嘉庆时诸生,博览群籍,于《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功力最深,尤精于小学。薛氏见《潜研堂集》有《说文答问》一篇,深明通转、假

  • 秦始皇传

    见《秦并六国平话》。

  • 广雅疏证

    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清王念孙著,后二卷署“引之述”,盖念孙存其子习业之说。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石渠),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