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谕成语

上谕成语

十二卷。无撰者姓名。书前后亦无序无跋。此书体例,与《清文典要大全》相同。专为京外的各部旗衙署,翻译上谕批旨,及折奏公牍所需。此书依《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集各种例行清语,皆以词语的第一字为纲。其语句不拘字数,其卷次即按照《康熙字典》十二辰次分列。部首亦依照字典次序开列。但未能把所有的部首列入。各部语句的归类亦有不当之处。如以“正”字为词头的“正值大雨时行”等十一句,以“再”字为词头的三句,以“可”字为词头的二句,以“王”、“更”,“歪”字为词头的各一句,以上均入“一”部。又如以“申”字为词头的词句,“申明旧例”等六句,以“年”字为词头的五句,以“半”字为词头的二句,以“平”、“引”、“弗”、“甫”字为词头的各一句,皆误入“丨”部”,以“屯”字为词头的八句,以“及”为词头的二句,以“幺”、“秉”、“千”为词头的各一句,误入“丿”部。还有,以“未”、“小”为词头的入“丨”部。以“工”字为词头的入“二”部。以“商”、“膏”,“禀”、“率”为词头的入“一”部。以“全”、“会”、“命”、“含”、“合”、“夹”、“春”、“箇”、“化”为词头的入“人”部。以及“见”,入“儿”部。“曾”、“举”,入“八”部。“同”、“罔”,入“冂”部。“军”字入“冖”部。“减”、“咨”字入“冫”字。“办”(辨)、“另”,入“力”部。“此”、“能”、“背”,入“匕”部。“直”、“率”入“十”部等。而且以上这些又是子集第一卷中的一部分。此书仅有相互传抄本,所以错误较多。但是,此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时流行相当广泛。凡习清书之家,几乎人手一编,而满洲从政者,亦往往奉为金针秘本。其地位实居《清汉文海》之上。

猜你喜欢

  • 金华贤达传

    十二卷。明郑柏(生卒不详)撰。郑柏,字叔端,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生平仕履不详,为宋濂弟子。《金华贤达传》收录金华一郡贤达三百六十余人,分为忠义、孝友、政事、儒学、卓行五类,每人作一小传,并系之

  • 见沧文集

    十五卷。明茅瓒(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茅瓒,字见沧,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举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见沧定集》。是集为其门人赵应元所编,其子藉吉校刊。凡

  • 碧山乐府

    五卷。明王九思(1468-1551)撰。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九思酷好音律,曾倾资购乐工,学琵琶,得其神解。与李梦阳、何景明等齐名,后人

  • 雷波厅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秦云龙修,万科进纂。秦云龙,曾任雷波厅厅丞。万科进,雷波厅人,举人。雷波厅有志始于嘉庆十七年(1812)厅丞福隆,纂辑者为训导鲜于。兹编则为续嘉庆志而作。《雷波厅志》光绪十九年(18

  • 百陵学山

    见《丘陵学山》。

  • 兖州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图考一卷。清觉罗普尔泰修,陈顾纂。觉罗普尔泰,满洲人,出身举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任兖州知府。陈顾,官至户部给事郎中。觉罗普尔泰掌兖州后,见府志自金一凤续修后,距当时又四十余年

  • 周易传义补疑

    十二卷。明姜宝(1514-1593)撰。宝字廷善,一作惟善,号凤阿,江苏丹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姜氏以程子《易传》主理,朱子《易本义》主占,开始颇有怀疑,继而研究十五年

  • 学庸示掌

    不分卷。清汤西箴撰。是书首有其兄汤自超序及凡例。大旨遵朱注,兼参众家。但不载朱注。所采众家之说,也不标明姓氏。偶尔抒发己见,则以“按”字加以区别。逐字逐句,分疏意义,以便初学。于章首揭明书旨,章后申明

  • 会同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孙炳煜等修,黄世昌等纂。孙炳煜,字耀庭,河南荥阳人,进士,光绪元年(1875)任会同县知县。会同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邑令萧标。迄清复肇修于康熙邑令曹兴隆,一续于乾隆县令于文骏,再续于嘉庆县

  • 何文贞公遗集

    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何桂珍(1817-1855)撰。何桂珍字丹畦。云南师宗人。道光年进士。官编修,数抗疏言军事得失。咸丰间出为徽宁池太广道。同治间谥文贞。此集前有方宗诚校刊《何文贞公遗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