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本题宋陈抟(详见《河洛真数》)撰。古人研究养生,或强调屈体劳形进行运动,或主张存思观想,或讲求坐卧调神理气、方法不一。还有的主张按月之圆缺、晦朔弦望等不同的月日及子午卯酉十二辰进行修炼。《按节坐功法
一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十五种。鸿庆撰写此书,驳正了俞樾的一些错误,颇有见地。其解释句意,亦可供人们参考。但是,该书也有不足之处。鸿庆对原书改正之处,殊难尽允
三卷。清孙观光撰。观光字利宾,河南虞城(今河南虞城)人。是书前有毛昶熙、李用清二序及观光自序,后有其门人蔡同春跋。自序称《大学》简明易晓,《中庸》奥博难窥,欲将《中庸》贯入《大学》内,使学者易于会心,
六卷。清杜贵墀撰。杜贵撰字吉阶,别字仲丹,湖南岳州人,生卒年未详。该书考证古礼颇多新说。如说君亲重丧,限定服丧期是一般服丧期两倍的时间(即“再期”)。这是不合道理的:期丧十五月禫,再期或二十五月、或二
初集五卷 二集八卷。清郑叶斅撰。郑叶斅,字觉,湖南长沙人。本书初集,前有郑氏自题诗,其子郑沅作序。二集,前有王闿运序。初集兼考金石,自三代至蜀汉,凡为文五十首。二集专考石刻、瓦当,自两汉至蜀汉,凡为文
八十五卷。清江永(1681-1762)撰,生平详见《周礼疑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为未完成之作,后人续修亦未完成。江永广摘博讨群经,以《周礼》原秩列纲目,为《礼书纲目》,自称“欲完成朱熹未竟之志,成
①九卷,明巫三祝修,黄启仕纂。巫三祝,广东龙川人,崇祯元年进士,崇祯四年任福安县知县。黄启仕,儒学训导。考福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再修于万历二十四年。及巫三祝来,邑志之不修已三十余年。巫令创议
十五卷。清王戬(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王戬,字孟谷,湖北汉阳(今湖北武汉)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四十七年(1708)副贡生。与同邑李以笃、彭心锦、文师鸿、江颖齐名,时称“汉阳五家”,他博学,工诗及
四卷。清朱霞(约1673前后在世)编。朱霞字元锦,号曲庐,建宁(今湖南湘潭县北)人,生卒年不详。康熙贡生,顺治十二年(1655)末进士。性孝友,博学工诗文。樵川为今之邵武县。“二家”是指宋之严羽、元之
八卷。明谢肇淛(生卒年不详)撰。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博学能诗文,有善政。著有《五杂俎》、《滇略》、《长溪琐语》、《文海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