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湖南光复

湖南光复

武昌起义成功,湖北光复,湖南的革命党人与湖北联系密切,早有互为响应之约,遂加紧策动新军起义。湖南巡抚余诚格和巡防营统领恐新军不稳,拟将其调往各州县以分散革命力量,并抽调各地巡防营防守省城。新军移防时要求增发子弹,被余诚格拒绝,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乘机发动新军起义,于1911年10月22日(九月一日)攻占长沙。清巡抚余诚格逃走,黄忠浩等顽固官吏被杀,起义军推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建立湖南军政府,宣布独立。湖南的立宪派在形势突变之下立即附和革命,并阴谋控制政权。次日,立宪派就以“模仿英国立宪之精神”为名,要求焦达峰同意成立参议院,以立宪派头目,咨议局议长谭延闿为议长,参议员也多数为原咨议局议员,规定“参议院规划民军全局、行政用人一切事宜”,都督之命令必经参议院同意盖印始能生效,使都督权力大受限制。接着,他们又仿效湖北办法,在都督之下分设军政、民政两部,谭延闿任民政部长,黄鸾鸣任军政部长,将正、副都督架空,立宪派实际控制了湖南政权。革命党人焦达峰等对立宪派一再以妥协退让来维持“合作”关系,发现大权旁落,为时已晚。10月31日(九月十日)立宪派唆使新军管带梅馨发动叛乱,杀害了焦达峰、陈作新,拥谭延闿为湖南军政府都督。湖南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分,宣布独立后还立即派军支援武汉,稳定了湖北的后方,也鼓舞了其他各省的独立光复。

猜你喜欢

  • 霍光辅政

    汉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霍光,于汉武帝时以兄霍去病被保任为郎。后为奉车都尉。征和二年(公元前87年)受武帝托孤之重任,以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年仅八岁的汉昭帝,被封为博陆侯。政事一决于霍光。他奉行汉武帝

  • 晋灭东吴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西晋发兵二十万,分五路进兵攻吴。东线,杜预从襄阳发兵直捣江陵(今湖北江陵),占领江陵及江南各州郡。建威将军王戎直攻武昌,安东将军王浑出击横江(今安徽和县横江浦),欲攻采石,取建

  • 借荆州

    刘备向孙权求借荆州(治今湖北襄阳)事件。赤壁之战以后,荆州牧刘琦病死,刘备自领荆州牧,据有荆州江南四郡之地。为扩充势力范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往东吴,娶孙权妹为妻,并求借荆州治下的南郡(治

  • 求是堂艺局

    见“福州船政学堂”。

  •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

  •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与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顽固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开展了论战,论战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认为中国处于“四夷交迫,分割洊至,覆亡无日”的危险境地, “守旧之致

  •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

  • 庚戌之变

    明世宗时鞑靼军进攻北京的事件。明景帝时,蒙古族瓦剌部衰落,鞑靼部兴起。孝宗时,鞑靼部达延汗(亦称小王子)统一大漠南北。并进行了分封,其中以据有河套地区的俺答势力最大。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俺

  • 五代十国

    朝代合称。“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亡之后,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暂的封建王朝。“十国”是指五代时期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山西地区先后存在的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

  • 士家制度

    魏晋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士家即士兵之家,其户籍立为军籍,不属郡县政府管理。士家集中居住在固定地区,统治者用军事体制管理其生产和生活,在士家制度束缚下,士家既要当兵又要屯田。士家子弟要终身当兵,世代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