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为中英《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根据《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1858年10月(咸丰八年九月)清政府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到达上海,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进行谈判,于11月8日(十月三日) 签订此约。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是: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允许鸦片以“洋药”名义进口,每百斤征收税银三十两;对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百分之五征税;洋货运销至内地或从内地运出土货,按时价抽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免征其它一切税项;邀请英国人帮办税务并严查漏税、判定口界等事宜。这个条约为洋货和鸦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猜你喜欢

  • 北魏

    朝代名,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部所建。淝水战后,鲜卑族拓跋部酋长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机,纠合旧部,于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集会,即代王位。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曰魏

  • 郭桓案

    明初一起重大贪污案。户部侍郎郭桓,与中央六部及地方官勾结,侵吞税粮,寄存在全国各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被告发。明太祖朱元璋对他们严加惩处,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数百人处死,地方官吏被牵连下狱至死

  • 滇粤陆路通商章程

    见“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 瓦桥关战役

    宋辽间的一次重要战役。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十月,辽景宗亲率大军围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败宋军于瓦桥东。宋守将张师突围失败被杀,所部余众入城坚守,列阵南易水之南,辽将耶律休哥率部渡水奋击

  • 西方传教士来华

    西欧的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天主教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政治活动。继利玛窦(意大利人)之后,汤若望(日耳曼人)、南怀仁(比利时人)等陆续来华。他们曾经带来一些科学知识,如明末汤若

  • 王田和私属

    王莽托古改制的经济措施之一,王莽称帝后,鉴于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恶性发展,农民奴婢化日益严重,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颁布实行王田和私属政策的法令。宣布将所有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称为王田。奴婢改称私属。两者

  •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人民反对清政府对外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亦称保路风潮,是收回利权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后

  • 太康失国

    启在确立夏后氏“家天下”的统治以后, “淫湎康乐”,过着淫侈的生活,背弃了民众的利益。启死后,子太康继立,仍不理民事,终日田猎游乐,他的五个兄弟也都起来争夺王位,夏王朝很快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这时,夷

  • 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每府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分领全国卫所,掌兵籍和军政。但军队征调权属兵部。

  • 周公作洛

    周公营建东都洛邑的事迹。据《尚书·洛诰》等古文献记载,周公东征取得胜利后,为了镇抚商遗民和控制整个东方地区,决定在洛水北面的瀍涧二水附近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营建工作自周公摄政五年开始,至七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