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撰。三卷。明清间多为抄本。《四库全书》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存诗近300首。刻本则有明毛氏汲古阁刻《唐人四集》本、清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介绍】:高适作。或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这首送人赴幕府任职的诗,赞扬了友人仗剑戍边,一展抱负的壮志豪情,并勉励他不畏艰辛,以身报国,为边疆的安宁做出贡献。该诗赠别而无惆怅悲苦之音,格调昂扬
指神仙境界。传说道士施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李敬方《遣兴》:“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介绍】:见李从谦。
【介绍】:崔国辅作。小长干曲,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这是一首情歌,诗人紧扣江南水乡的特点,以特定时间、地点、条件表现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采菱姑娘的爱慕和追求。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曰:“所谓两处总牵情
【介绍】:王昌龄作于开元末年出任江宁(今南京市)丞后。芙蓉楼,一说在龙标(今湖南黔阳),一说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此当为后者。《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润州》:“其城吴初筑也,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
传说中的一种蚕。生员峤山,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乃吐丝,故名冰蚕。其茧长一尺,色五彩。织为文锦,不湿不燃,帝尧以为衣。见晋王嘉《拾遗记·员峤山》。徐凝《员峤先生》:“逢人借问陶唐主,欲进冰
【介绍】:唐诗僧。生活于天宝至宝应年间,与灵一有过往。《全唐诗》存诗3首。
远去,消失。韩愈《谴疟鬼》:“屑屑水帝魂,谢谢无余辉。”
犹烽烟。指战争。皎然《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相失值氛烟,才应掌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