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韦处厚

韦处厚

【生卒】:773~828

【介绍】:

初名淳,避宪宗讳改。字德载,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又登才识兼茂、贤良方正等科。官至宰相,封灵昌郡公。所著甚丰,今多逸。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其诗12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又3句。

【生卒】:773—828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德载,初名淳(误作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排行大。许孟容甥。幼能诗赋。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又登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殿校书郎。四年(809)擢史官,改咸阳尉,迁右拾遗。参与修撰《德宗实录》五十卷,时称信史。五年(810)转左补阙。历礼部、考功员外郎。十一年(816)出为开州刺史。作《盛山十二诗》,韩愈白居易元稹等十人都有和作,大行于时。十三年(818)拜户部郎中、知制诰。十五年(820)充侍讲学士。累进承旨学士、兵部侍郎。在位多所匡谏,曾为李绅辩诬。宝历二年(826)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务在济时,用人唯才,颇得时誉。卒于位。性嗜学,聚书万卷,多手自刊校。佞佛,晚年尤甚。与李翱刘禹锡等交往甚密。工文能诗。为学士前所著以才丽为主,其后以识度为宗。刘禹锡谓其文:“发德音,福生人,沛然如时雨;褒元老,谕功臣,穆然如景风。命相之册和而庄,命将之诰昭而毅。荐贤能,其气似孔文举;论经学,其博似刘子骏;发十难以摧言利者,其辩似管夷吾。”《上宰相荐皇甫湜书》、《驳张平叔粜盐法议》等较有名。韩愈称其《盛山十二诗》“读而咏歌之,令人欲弃百事而与之游”(《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韦处厚集》七十卷、《大和国计》二十卷,并佚。《全唐文》存文十一篇;《全唐诗》存诗十二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三句。事迹见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序》,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李杜论略

    罗宗强著。是书为论述李白、杜甫优劣之争的专著。李杜优劣之争由来已久,或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千余年来资料浩繁。此书除对李杜优劣之争作了简要介绍之外,又从李、杜生平、创作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客观地评介

  • 咏刘子诗

    诗集。五代陆元皓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陆元皓《咏刘子诗》三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著录刊行,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一篇。

  • 左伯

    指左思。左思作《三都赋》,洛阳人人争相传抄,纸为之贵。故后用为咏纸之典。李峤《纸》:“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参见“左思裁赋”。

  • 西郊兰若

    【介绍】:羊士谔作。“兰若”乃梵语,此指寺庙。诗写访拜西郊高僧所见所感,是一首禅味诗,景语与禅语交织错杂,空虚寂寞中有彻悟见性之感。

  • 得得来和尚

    【介绍】:见贯休。

  • 韦丹

    【生卒】:753—810【介绍】:唐代诗人。字文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明经及第,又举五经科及第。授校书郎。历咸阳尉等。征拜太子舍人。永贞元年(806)自容州刺史拜谏议大夫

  • 窃桃

    《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所居瑶池种有桃树,三千年结一次仙桃,汉武帝之臣东方朔曾三次偷食之。后因以“窃桃”为咏仙道之典。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 喜逢郑三游山

    【介绍】:卢仝作。诗写游山逢友的喜悦心情。前二句以“花茸茸”与万重峰对举,既写景又寄情,语境奇险;后二句则与友人期约再会,用语直白,而平淡处亦可见想象之奇特。

  • 行路难二首

    【介绍】:高适作。开元八年(720)青年高适游长安求仕不遇而作此组诗。第一首以长安纨绔子弟骄奢淫逸的放纵生活反衬本分士人的飘泊沦落;第二首则以一朝发迹的富家翁巴结权贵、以富骄贫的丑态,更加见出清寒士人

  • 郑处诲

    【生卒】:?—867【介绍】:唐代小说家。字廷美,一作延美。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郑馀庆孙。大和八年(834)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会昌四年(844)辟宣歙观察判官。历拾遗、监察御史。大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