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西汉初匈奴单于名。姓挛鞮。秦末弑其父自立,东灭东胡,北服丁零,西逐月氏,南控楼烦、白羊,势力十分强大,并经常侵扰汉朝西北部边境。见《史记·匈奴列传》。后泛用以代指侵扰中国边境的西北部少数民族
汉扬雄曾任郎官,有持戟侍卫之责。故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谓:“昔扬子云,先朝持戟之臣耳。”后因以“执戟”称扬雄,亦用为咏文学侍从之典。李白《古风》之四六:“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骆宾王《畴昔
【介绍】: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行二十三。肃宗时,任诸暨令。大历中,奉使江东,与鲍防、严维等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德宗时,检校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官终祠部员外郎。曾
【介绍】:刘叉作。这首诗是刘叉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他奇谲放纵、不拘一格的风格特点。诗借咏冰柱,抨击现实,鞭挞邪恶,自寓怀才不遇之情,呼吁天子重用贤才以致天下太平。诗以冰柱入诗,题材新颖,把冰柱拟人化,
【介绍】:唐代诗人。字士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天宝二年(743)进士及第。天宝末,仕武昌令,与元结相识,以诗酬答。结作《退谷铭》、《杯湖铭》,赞彦深为“无情干进”、“不为人厌”之客。永泰初,与孟云卿、
指格律诗一联上下句中处于对仗地位的词语词性虽然相同,但不是属于同一事物类别的词。如“花”对“鸟”、“白云”对“紫微”等。参见“八对”、“二十九对”。
【介绍】:岑参作。写于安西任职高仙芝幕府期间。诗中描写了西北边地风沙扑面的恶劣气候和引人愁绪的夜月景色,表达了作者不甘心终日忙于军中琐碎的文字事务,渴望得以纵马沙场、为国立功的愿望。
诗歌流派。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元结编集其从弟元季川,及友人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诗,为《箧中集》。七人皆以正直、忠信而贫困失意,致力于写作古体诗歌,特别是五言古诗,所作多悲叹
(—dàng)犹商订。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弄云亭》:“已共此山私断当,不须转辙重移文。”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否、泰,《易》卦名。韦庄《湘中作》:“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