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元结

元结

【生卒】:715—772

【介绍】:

唐代诗人。字次山,自号元子、猗犴子、浪士、漫郎、聱叟、漫叟。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少倜傥不羁,十七岁起始折节读书,从宗兄元德秀学。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后又举制科。安史乱起,举家避难于猗犴洞。乾元二年(759),国子司业苏源明荐元结于肃宗,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冬,以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招缉唐、邓、汝、蔡一带义军。因讨史思明有功,进水部员外郎。上元元年(760),吕諲任荆南节度使,调元结充节度判官。吕諲病死,结曾一度代摄节度使事。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幕。宝应元年(762)拜著作郎,乃辞官退隐樊口。广德元年(763),出任道州刺史,因州郡陷贼,至第二年才到任。一年后,因见憎于元载、第五琦而罢官。永泰元年(765),奉命再理道州。大历三年(768),迁容州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四年(769),拜左金吾卫将军,并御史中丞。因母病辞职,守制卜居祁阳之浯溪。七年(772)奉召回长安,因病薨于旅舍,赠礼部侍郎。元结是盛唐著名诗人,他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之诗风,要求诗歌能“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系乐府序》),“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提倡淳古淡泊、质朴自然之诗风。他就箧中所存之沈千运孟云卿等七人诗二十四首,编成《箧中集》,体现自己的诗学宗旨。所作《悯农诗》、《系乐府十二首》、《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诗,开元白诗风,杜甫赞云:“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同元使君舂陵行》)结著述丰硕,有《元子》十卷、《浪说》七篇、《漫说》七篇、《猗犴子》一卷、《元结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并有著录,今已佚,明人有辑本《元次山文集》。《全唐诗》存诗九十九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三首又二句;《全唐文》存文一百三十二篇。事迹见唐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卷三。孙望有《元次山年谱》。

【生卒】:719~772,或谓715生

【介绍】:

字次山,自号元子猗玗子浪士漫郎漫叟聱叟。先世为鲜卑族拓跋氏,到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元。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鲁山(今属河南),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安史乱起,避难入猗玗洞。乾元二年(759),授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充任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进水部员外郎,任荆南节度判官,曾一度代摄节度使事。后历任道州、容州刺史,进授容管经略使。后奉召回京,病逝于长安。《新唐书》有传。元结为干才,有政绩,关心民生疾苦,有忧道悯世之心。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称赞他“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诗风朴拙无华,韵味稍逊,对后世影响颇大。编选时人诗为《箧中集》,有《元次山集》行世。《全唐诗》编诗2卷。

猜你喜欢

  • 叶季良

    【介绍】: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及第。余不详。《全唐诗》存诗3首。

  • 周辅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后果得姜尚,以之为师,终于灭掉商朝。后因以“周辅”代指辅佐重臣。欧阳詹《述德上兴元严仆射》:“非熊德愧当周

  • 青田

    县名。在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游。县西北处有青田山,道教所列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名曰青田大鹤天。素以产青田鹤闻名。后常以“青田”为咏鹤之典。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马来皆汗血,鹤唳必青

  • 皎然

    【生卒】:约720—796后。一说730—799,误【介绍】:唐代诗僧、诗论家。俗姓谢。法名昼,字清昼,一字皎然。自号号呶子。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谢灵运十世孙。早年负奇才,好清净。干谒王侯,

  • 嫌猜

    疑忌,怀疑。赵嘏《江上逢许逸人》:“是非处处生尘埃,唯君襟抱无嫌猜。”

  • 神力子湖和尚

    【介绍】:即利踪。

  • 严季鹰

    【介绍】:见严武。

  • 杜律正蒙

    清潘树棠撰。分上下两卷。共收杜甫七言律152首,为童蒙学诗之用。诗之编次悉依杨伦《杜诗镜铨》本,辑录诸家之注亦以杨伦为主,诗后之评,辑录他人者皆标明姓氏和书名。而时参己见,则加“按”字以别之,态度颇为

  • 萧祜

    【生卒】:?—828【介绍】:唐代诗人。祜,一作祐。字祜之。兰陵(治今山东苍山西南)人。少孤贫,耿介苦学,以孝闻。贞元中,自处士征拜右拾遗(一作左拾遗)。元和二年(807)至八年(813)间,为剑南西

  • 元怀景

    【生卒】:?—722【介绍】: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弱冠登进士第。补相王府典签,重补参军。除太子通事舍人。天授中,以亲累除名。后官直罗、温县二县令。复自太府主簿累迁副卿、河南掾曹,迁河南少尹。官终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