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伍子胥变文

伍子胥变文

变文。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四种唐人写本:S328、6331,P2794、3213。各卷首尾俱残。S328卷背题有“列国传”三字。《敦煌变文集》据内容拟题“伍子胥变文”。伍子胥复仇灭楚,死于忠谏的故事,先秦诸子如《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多有引述,《左传》《国语》《吕氏春秋》亦有简要记载,至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袁康《越绝书》,写得更为详细。敦煌本《伍子胥变文》就是在史书典籍和传说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而写成。现经整理除去残损部分尚有一万五千多字,故事情节基本完整:首述楚平王荒淫无道,强夺儿妇为妃,子胥之父伍奢苦谏,楚王不听,反杀奢及其子尚,伍子胥逃奔吴国,起兵报父兄之仇;其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子胥被害,越王兴兵伐吴,子胥托梦昭示,……可惜以下残佚。变文作者充分利用讲唱文学的特点,生动地铺叙打纱女和渔人帮助子胥逃亡的细节,并通过打纱女“抱石投河”和渔人“覆船而死”的诀绝行动,表现出他们不贪富贵、不畏强暴、不避生死、不怕株连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同时把人民的同情和伍子胥悲苦艰难、壮怀激烈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因而更具典型意义。作者还增添子胥见姐、二甥追舅及夫妻不认等内容,将患难中的英雄烘托得更为凄楚悲怆,更能产生悲剧效果。整理本见《敦煌变文汇录》(上海出版公司一九五四年版)、《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猜你喜欢

  • 旅游

    【介绍】:贾岛作。诗写羁旅之苦,故园之思。沉郁悲凉,真切感人。方回评曰:“起句十字谓心绪甚多,乡音难写。颔联十字谓别乡之久,故人皆老,诚真奇语也。颈联言萧索之味,结句谓有僧为伴,深夜无言,其酸苦至矣。

  • 北上行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三列入《相和歌辞·清调曲一》,引《乐府解题》曰:“晋乐奏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按魏武帝曹操《苦寒行

  • 周史

    周代的史官。指老子。因其曾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故称。亦泛称修道者。李商隐《赠华阳宋真人》:“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 建安骨

    指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的诗文创作所表现出的刚健遒劲的风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桂蟾

    指月亮。传说月宫有桂树和蟾蜍,故称。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 隙尘

    浮动在透过缝隙的阳光中的尘埃。喻指微不足道或稍纵即逝的事物。李绅《南梁行》:“北阙趋承半隙尘,南梁答客皆飞霰。”

  • 古稀

    杜甫《曲江二首》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本谓享高寿不易,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后以“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 张嵩

    【介绍】:一名孝嵩,字仲山,南阳(今属河南)人。身长七尺,伟姿仪。及进士第,而慷慨好兵,常以边任自许。开元间,代郭虔瓘为安西都护,务农重战,安西府库遂为充实。十年(722)转太原尹,封南阳郡公,卒于官

  • 南亭

    孙逖《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诗有“门向宜春近”,题下原注:“兄在京。”宜春,指宜春苑,本为秦离宫名,在唐曲江池一带。据诗及注知,亭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南附近,距秦宜春苑遗址不远。

  • 晚接

    再遇;重相见。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白居易《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早为良友非交势,晚接嘉姻不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