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岱

张岱

【生卒】:1597—1667以后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久居杭州。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今存后集)。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南朝宋、齐时人,字景山,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巴陵王、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吴郡、吴兴太守,又以宽恕著名。官至南兖州刺史卒,谥号贞子。(,参见《南史》)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南朝宋、齐时人,字景山,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巴陵王、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吴郡、吴兴太守,又以宽恕著名。官至南兖州刺史卒,谥号贞子。(,参见《南史》)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生卒】:414—484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景山。张裕子。少时兄弟俱知名,称张氏。宋时,州辟从事,后历任诸王属官,后废帝元徽中,为益州刺史,有政绩。累官吏部尚书。入齐,为吴郡太守,以历任清直,加给事中。齐武帝即位,为吴兴太守,以宽恕著名。迁南兖州刺史,未拜卒。


猜你喜欢

  • 赵孟僴

    【介绍】:宋宗室,居黄岩。尝游庐陵欧阳守道、刘辰翁之门。文天祥开阃浙西,辟为从事。偕行五十日,以大事已去而隐为道士,又为僧,自号三教遗逸。有《湖山汗漫集》。

  • 李唐宾

    【生卒】:?—888【介绍】:唐末陕人。初从尚让为偏将,后降朱温,从征战,与朱珍威名略等,而骁勇过之。珍每战小却,唐宾佐之,乃大胜。遂遣唐宾察之。后两人不和,唐宾为珍所杀。

  • 董仲舒

    【生卒】:前179—前104【介绍】: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

  • 黄申

    【生卒】:1221—1291【介绍】:宋隆州井研人,字酉乡。理宗开庆元年进士。历乐安丞,为政廉谨,有治声。升从事郎。元兵拔抚州,下诸县索降状,乐安令率其僚联署以上,申独抗不往,隐于巴山之中。

  • 李知柔

    【介绍】:唐宗室。李业曾孙。始擢京兆尹,累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俭约,虽位通显,无居第。昭宗时历清海军节度使,终检校太傅兼侍中。

  • 方迈

    【介绍】:清福建闽县人,字子向。康熙三十二年进士。任萧山、兰溪知县,以不善事长官罢归。有《九经衍义》、《春秋补传》、《古今通韵辑要》等。

  • 韩贽

    【介绍】:宋齐州长山人,字献臣。第进士。历殿中侍御史、知谏院。劾宰相梁適以私客奸,内侍王守忠迁官不次等,无所忌讳。权开封府,政简而治。知河南府,建永厚陵,费省而不扰,为神宗所称。后知徐州,以吏部侍郎致

  • 速哥

    【介绍】:元蒙古人。宪宗时从攻蜀地,屡立战功。世祖至元四年,四川行省署为本军总管。十一年,进管军万户。十五年,破重庆。次年除四川南道宣慰使,镇重庆等州。十九年为顺元等路宣慰使,经理西南各族地区,东连九

  • 刘恭

    明帝子。永平九年(66)封灵寿王。后相继徙封巨鹿王、江陵王、六安王、彭城王。卒后谥靖王。

  • 侯康

    【生卒】:1798——1837字君谟。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举人。通经、史诸学,与陈澧为友。著有《春秋古经说》二卷,《谷梁礼证》二卷,《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各一卷。又补《后汉书》、《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