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非熊。初喜为传奇曲。万历中游南京,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己而悔之,致力于诗,与曹学佺等结社,游武夷、匡庐、九华诸山,辑《金陵社集诗》。后出游广东,客死新会。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非熊。初喜为传奇曲。万历中游南京,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己而悔之,致力于诗,与曹学佺等结社,游武夷、匡庐、九华诸山,辑《金陵社集诗》。后出游广东,客死新会。
【介绍】:战国时西周国君。姬姓,名揭。考王弟。受封于河南,以续周公之职。都王城。是为西周桓公。
【生卒】:517—565【介绍】:北周河南洛阳。少善骑射,宇文泰授以都督,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将多智计,屡立大功,进爵武都公。武帝保定初,为金州刺史。五年,官至中州刺史,镇函谷。恃功负气,
字田伯。方以智之子。明福王时,为父讼冤,年仅十三岁。著有《古事比》。【介绍】:清江南桐城人,字田伯。父方以智出亡,偕诸弟徒步追寻。隐居不仕,年八十犹读书不辍。有《古事比》。
【生卒】:?——1608云南禄丰知县。万历三十六年(1608),凤腾霄陷城,被俘,不屈死。赠光禄少卿。【生卒】:?—1608【介绍】:明福建闽县人。万历间为云南禄丰知县。三十五年十二月,率兵民力战击退
赵州元氏(今属河北)人。事亲至孝,与弟甚称雍睦。贞观初官至夏津令。(,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赵州元氏人。后魏洛州刺史李灵六世孙。颇涉经史,事亲至孝。太宗贞观初为夏津令。
宣武帝时,有勇将之称。行益州刺史,以不得为正,遂附梁。【介绍】:北魏人。骁果多谋。隶邢峦为统军伐蜀,所在克捷。诏行益州刺史,围涪城,蜀人大震。寻宣武帝复以羊祉为益州刺史,足闻而引退。后奔南朝梁武帝。
字质夫,长乐(今属福建)人。父母死,守孝三年,不吃荤,不入内。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大理评事。不畏死,连夜起草大理全官署谏帝南巡疏,被杖死。英巩叹曰:“吾取友遍天下,乃近遗质夫。古人谓入险不警
【介绍】:金人。工画龙。
字国佐,原名公辅。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第进士。历任州县官。召为宗正寺主簿,擢右正言,迁侍御史,上奏称苏杭造作局进奉之物皆为扰民之害。除起居郎兼定王、嘉王记室。大观二年(1108),拜御史中丞,连上
【生卒】:?—828【介绍】:唐清河人,字安道。以射冠军中。德宗时守乐寿。王廷湊叛,诱之,良弼坚壁固守。拜都知兵马使,俄为沂州刺史。良弼率众出,力战,乃得去。召为左神策军将军。敬宗宝历初,擢夏、绥、银